小米(Xiaomi)於2024年進入電動車市場,推出首款電動車SU7,銷售表現超乎預期,全年銷量已達136,854輛,超過品牌原定的76,000輛目標,並超越許多國際車廠的成績。相比之下,福特在美國電動車總銷量約97,000輛,通用汽車為114,400輛,但SU7單一車款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已超越兩者。小米的成功引起業界領袖的關注,雖然SU7尚未進入美國市場販售。SU7配備智慧科技功能,售價不到百萬元,受到中國消費者青睞,訂單已突破15萬輛,部分限量版本已售罄至2025年底。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許多國際車廠仍以產品為主導,使中國本土品牌迅速追趕甚至超越。小米的表現凸顯其成為全球車壇競爭者,若能進軍美國等地市場,將對現有車廠造成壓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汽車
BYD旗下的「海洋系列」中的「海豹」車系在2022年推出後,受到了當地和全球消費者的熱烈支持。尤其是受歡迎的海豹06推出純電和插電式油電車型後,更加受到歡迎。官方計劃推出旅行版DM-I車型,以進一步擴大車系的產品線。這款車型的登場,不僅展示了BYD在電動車市場上的實力,也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通過不斷創新和改進,BYD的海豹車系將繼續引領行業趨勢,滿足消費者對環保、節能和高品質車輛的需求。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海豹車系都能為用戶提供舒適、便利的出行體驗。期待BYD未來更多的產品推出,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和便利。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比亞迪推出全新的1000V電車平台,讓愛車族可以在五分鐘內充電四百公里的里程。這項創新技術將大大縮短充電時間,讓用戶可以更方便地駕駛電動車。比亞迪一直致力於開發環保和高效能的交通工具,這款1000V電車平台正是其中一個成功的例子。擁有先進技術的比亞迪電動車在市場上受到廣泛歡迎,不僅可以幫助減少空氣污染,還可以節省用戶的能源成本。相信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電動車將會成為未來主流的交通工具之一。比亞迪的1000V電車平台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並且對環境和能源節約做出積極貢獻。希望更多人能夠加入到電動車的行列,一起為環境保護出一分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根據中國大陸工信部最新一期送測名單,小米再次送測了YU7更多的選配清單,公布眾多顏色的選配輪圈、尾翼等多處碳纖維飾件。車型配置名稱為YU7MAX,參考SU7的命名邏輯,可以推測該車型為頂級版本。此外,在車側還可以看到「HADHyperAutonomousDriving(超級自動駕駛)」的標誌,顯示這款車可能擁有先進的自動駕駛功能。小米的汽車產品一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這次推出的YU7MAX也引起了廣泛討論。相信隨著更多細節的曝光,這款車型將會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這款小米汽車的表現如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比亞迪日前推出了「超級 e 平台」兆瓦閃充技術,對電動車用家來說是個好消息。比亞迪品牌董事長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表示,這項技術讓電動車的充電時間與汽油車加油時間相當,只需充電 5 分鐘即可行駛 400 公里。新技術支援高達 1,000kW 的充電功率,快速充電大幅縮短了充電時間。比亞迪還計劃開發最大功率達 1,360kW 的充電樁,並在全國建設超過 4,000 座充電站。漢 L...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的報導,近日日本汽車業界團體公布了2024年日本電動車銷售數據。擁有輕型車型「SAKURA」的日產汽車仍然保持領先地位,但銷量下降了44%,共售出30,749輛。豐田則首次敗給中國品牌比亞迪,全年銷售僅2,038輛,比亞迪則售出2,223輛,略高於豐田。 儘管全球電動車增長趨勢放緩,但在不活躍的日本市場,全年共售出59,736輛電動車,是四年來首次出現下滑跡象,反映出日本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接受度較低。比亞迪在日本市場表現出色,超越了豐田,成為第四大電動車品牌。 2025年許多日本本土品牌將推出新車型,但由於日本對電動車的補助款減少,預計日本電動車市場仍不樂觀。日本電動車銷售前五大品牌分別為日產、特斯拉、三菱、比亞迪和豐田,銷量分別為30,749輛、5,600輛、2,504輛、2,223輛和2,038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消息人士表示,小米(1810)將擴建在北京的第二座電動車生產廠房。早前,小米以8.42億人民幣在北京亦莊購入了一塊面積達53公頃的地塊。這個舉措將有助於小米擴大電動車生產規模,並提高產能。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小米積極投入這個領域,希望能夠在未來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擴建第二座生產廠房也顯示了小米對電動車業務的高度重視和投入。小米將繼續加大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力度,並努力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這個舉措也將帶動就業機會的增加,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比亞迪在越南市場遭遇挑戰。隨著越南經濟蓬勃發展,中國汽車製造商比亞迪看準商機,於2024年7月進駐越南市場。然而,半年過去了,卻傳出銷售不如預期的消息,面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比亞迪在越南設立了銷售門市,但卻遇到門可羅雀的情況,讓人感到意外。這也反映出越南市場競爭激烈,各家汽車製造商都在努力爭取市場份額。比亞迪需要重新評估市場需求,調整營銷策略,才能在越南市場取得成功。希望比亞迪能夠找到突破口,克服困難,獲得越南消費者的青睞,實現在越南市場的成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