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戲水旺季,泳池、溪邊、海灘到處都是玩水人潮。不過,許多人對溺水的認知其實停留在表面,以為「只要會游泳就不會有事」、「反正就在附近」就足夠安全。但根據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體育署的溺水統計與防溺建議,真正導致意外的往往不是不會游泳,而是這5個我們以為沒問題的錯誤觀念。穿錯衣服、身體不適、水域突變,都會拖垮你,不只海邊、泳池,家中浴缸與澡盆也是溺水高風險地點之一。長時間泡水可能導致失溫與抽筋,玩水過程中的惡作劇可能讓人失去反應力,現場天氣與地形變化才是最大變數。為了預防溺水,除了學會游泳技巧外,還要避開風險,遵守防溺10招和救溺5步原則。即使不會游泳,只要保持冷靜並掌握正確的救溺方法,也能有效提高自救的機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台南市府員工涉蹺班游泳猥褻2男童 遭停職收押 | 中央社 CNA
南部公務員偷溜國小游泳猥褻2男童並拍照,遭羈押禁見,不去北門勘災關鍵。
汀九近水灣86歲老婦疑游泳遇溺送院搶救後不治,家屬心碎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