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港經濟發展狀況及前景,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日(27日)發表網誌指出,香港經濟持續轉型升級,金融市場氣氛向好、住宅樓市也趨向穩定,勞工生產力有所提升,僱員收入中位數亦持續上升,已經連跌四季的私人消費可望止跌回升。經濟正在回暖,市民信心也在回升,但在經濟轉型期,不同行業發展狀況不同,身處不同位置的市民,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政府在持續「做大個餅」的同時,也須因應不同行業、不同階層市民的狀況,推出支援和扶助政策。
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下,全球經濟貿易面對更多不確定性因素影響,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出現經濟波動,消費疲弱的現象。而在全球動盪不安的局面之下,內地經濟表現穩健,國家統計局7月中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GDP增長達5.3%,對外出口除對美國出口下降13.7%之外,對歐盟、東盟、日韓、拉美、加墨、「一帶一路」沿線、非洲、中亞、中東等主要貿易板塊出口增出現正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3%,社會消費總額也增長5%;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上半年新增就業695萬人。

內地經濟保持穩健增長,對本港經濟產生正面的影響。去年香港經濟疫後復甦,實現2.5%的正增長,今年首季增長3.1%,財政司司長更作出預報,即將公布的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也將出現連續第十季度增長,情況令人鼓舞。
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的表現最為凸出,恆生指數上周升破25000點,股市量價齊升,整體氣氛回暖,香港再次成為全球投資熱點,股民振奮;本地樓市也趨向回穩,雖力道仍顯不足,但市場信心已有回升;旅遊業上半年錄得2400萬人次訪港旅客,按年增長12%,成績斐然。

然而,經濟回暖尚未完全傳導致所有行業,雖然財政司司長已作出預告,連跌四季的私人消費在今年第二季可望止跌回升,但市面上仍不斷有連鎖餐廳、商舖倒閉,其中不乏開業數十年的老字號商號,也確實令一部分市民感到不安。另外,隨着內地電商加快進入本地市場,帶來新的消費模式的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市場競爭,社會亦擔心內地的「內捲」式競爭,將會隨之傳入本港,對同行造成較大的衝擊。
此外,財政司司長則亦作出預告,本港就業市場尚算穩定,打工仔收入仍有不錯升幅,今年3至5月全職僱員的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按年上升6.8%至25,000元。不過,在整體失業率維持在3.5%的情況下,餐飲業及建造業的失業率分別由6.3%升至6.8%,以及由5.7%升至6.0%,相關的情況也引起社會一定的關注。
身處不同位置的人,對於本港經濟表現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這是由於本地經濟正處在轉型期,經濟回暖在不同行業的表現不一,有些新興行業正在快速崛起,有些傳統行業正在迅速復甦回暖,有些行業則在轉型中顯得相對較為遲緩,也有些正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和困難。
特首昨日出席首場施政報告的地區諮詢會,多位市民就經濟、民生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特首表明,政府致力於「做大個餅」,確保人人「手中餅」加大。在經濟回暖,但不同行業的恢復速度不同,處於不同位置的市民,存有不同感受之時,政府也須因應經濟轉型期不同行業的不同狀況,對確實有需要給予政策扶持和支援的行業,積極出手相助。
最新文章
相關報道
李家超:香港有條件改造產業架構,經濟起伏仍可穩定發展
【東方日報產評】港經濟股市脫節 苦對冰火兩重天
獨家觀察:香港低空經濟的挑戰與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