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呼籲市民於今日參與響應世界肥胖日的活動,防控肥胖問題,實踐健康生活。衞生署發言人指出,肥胖是多項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其中包括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癌症、肌肉骨骼疾病及睡眠窒息症。根據香港的統計,約有兩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被界定為超重或肥胖,而新冠疫情期間更使超重和肥胖問題更加嚴重。據2018/19學年的統計,小學及中學學生的超重檢測率分別為18%及20%,至2021/22學年則上升至分別約21%及22%,可見學校停課、網上授課、體能活動減少及屏幕時間增多,均助長肥胖問題。
衞生署2020至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亦指出,接近四分一的18歲或以上人士參與體能活動量不足,與以往的人口健康調查比較,市民體能活動不足的情況亦明顯攀升,部分原因可能與新冠病毒流行及實施社交距離措施有關。此外,據15歲或以上人士的統計,近98%表示每天進食水果及蔬菜量不足。
為此,衞生署呼籲市民多做體能活動、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飲酒及減少久坐的時間,以響應世界肥胖日及防控肥胖問題。世界肥胖日是一項始於2015年的年度推廣活動,由2020年開始定為每年3月4日。衞生署希望市民能夠一同參與,實踐健康生活,以防控肥胖問題。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健康關注組】手部麻痺或因脊椎退化?神經損傷無解?EP316預告|醫學節目|健康資訊|HOY 77 | HOY 免費電視77台及78台
香港社署臨床心理服務:以心為本 守護精神健康
醫學期刊揭露:慢跑只排第三!健康長壽冠軍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