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英超2025年1月冬窗轉會期:曼聯的引援目標 | 冬窗期 | 阿莫林

PressMega

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6日 06:25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2月26日訊】1月的英超冬季轉會窗口成為曼聯新帥阿莫林走馬上任後的首次引援機會,球隊多個關鍵位置需要補強。這次轉會操作的成功與否,可能會直接影響曼聯能否在下半賽季實現強勢反彈,或是遭遇英超歷史最差排名。

由於冬窗期的市場球員有限且普遍價格偏高,加上英超公平競賽的財政限制,1月的球隊支出將受到嚴格管控,難以實現大規模引援。儘管如此,利用冬季轉會期開始著手處理球隊問題,仍不失為一個最佳選擇。

相關閱讀:【一文看懂】各大聯賽2025年1月冬窗轉會期 

以下是曼聯急需補強的幾個位置及其潛在目標:

左後衛

自2022/23賽季結束以來,曼聯左後衛就一直不得安寧。主力左後衛盧克·肖(Luke Shaw)是玻璃體質,長期缺陣,而替代者蒂雷爾·馬拉西亞(Tyrell Malacia)也受傷超過一年,尚未完全恢復最佳狀態,無法提供穩定的輸出。

\"曼聯的英格蘭後衛盧克·肖(中)在2021年11月6日的英超比賽中因受傷離場。-僅限編輯使用。未經授權的音頻、視頻、數據、賽程表、俱樂部/聯盟標誌或\"實時\"服務不得使用。在比賽中的在線使用限制為120張圖片。額外40張圖片可以在加時賽中使用。不得模擬視頻。社交媒體在比賽中的使用限制為120張圖片。額外40張圖片可以在加時賽中使用。不得在投注出版物、遊戲或單一俱樂部/聯盟/球員出版物中使用。\"
盧克·肖(中)僅在2021年出場3次,受傷情況愈發明顯。圖為他受傷離場的資料照。(OLI SCARFF/AFP通過Getty Images)

目前,迪奧戈·達洛特(Diogo Dalot)經常客串左後衛,但這對右後衛的深度造成影響,不是長久之計。

潛在目標

  • 米洛什·科爾克茲(Milos Kerkez):伯恩茅斯隊的匈牙利國腳,有潛力,適應英超節奏,但轉會費可能較高。
  • 安東尼·羅賓遜(Antonee Robinson):富勒姆隊後衛已表達轉會意願,希望挑戰自我,是曼聯的不錯選擇。
  • 布拉德利·洛克(Bradley Locko):法甲布雷斯特隊新星,近期媒體報導與曼聯有轉會傳聞。
  • 拉揚·艾特努里(Rayan Ait-Nouri):狼隊後衛,英超經驗豐富,但身價不菲。

左邊鋒

隨著馬庫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表達希望離開老特拉福德,曼聯的左翼進攻將面臨深度不足的挑戰。

\"墨爾本,澳大利亞
最近,拉什福德未經曼聯授權向媒體記者透露希望離隊的意願,這讓他失去了教練和隊友們的信任。圖為他在曼聯時的資料照。(Mike Owen/Getty Images)

目前亞歷杭德羅·加納喬(Alejandro Garnacho)可以填補空缺,並且中場發動機B費(Bruno Fernandes)有時也客串該位置,但明顯中前場人手依然不足,需要補強。近期,梅森·芒特(Mason Mount)因傷缺陣數週,進一步加劇了人員壓力。

潛在目標

  • 勒魯瓦·薩內(Leroy Sane):他與拜仁慕尼黑隊的合同在2025年夏季到期,球隊可能願意1月出售以避免夏季自由轉會。
  • 凱南·伊爾迪茲(Kenan Yildiz):19歲的尤文圖斯隊邊路天才,目前可能因補強其他位置而出售。

前鋒

進球乏力是曼聯本賽季的主要問題之一。17場英超僅打進21球,場均1.2球,遠遜於領頭羊利物浦隊的場均2.3球。在阿莫林(Ruben Amorim)接手球隊後,約書亞·齊爾克澤(Joshua Zirkzee)和拉斯穆斯·霍伊倫(Rasmus Hojlund)輪番上陣,但球隊仍需更多火力來改變現狀。

\"曼徹斯特,英格蘭
曼聯前鋒霍伊倫(左)潛力巨大,但表現不夠穩定。圖為他比賽資料照。(Matt McNulty/Getty Images)

潛在目標

  • 維克多·約克雷斯(Viktor Gyokeres):阿莫林前任里斯本競技隊的主力前鋒,但高達1億歐元的解約金是主要障礙。
  • 蘭德爾·科洛·穆阿尼(Randal Kolo Muani):如果租借這名巴黎聖日耳曼隊強力前鋒,將能避免高昂的轉會費。

總結

曼聯明年1月的轉會操作勢必以謹慎且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重點會放在亟待解決的關鍵位置上。儘管預算有限,但如果成功補強,將為球隊下半賽季的表現奠定良好基礎。

相關閱讀:2024-2025賽季 英超積分榜、射手榜及賽程賽果 

(記者葉誠允報導/責任編輯:鄭宇)

本文網址: https://www.ntdtv.com/b5/2024/12/25/a103941097.html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