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近十年,美股基本上都是由重磅股貢獻最大的升幅。這個時代或將步入尾聲。
美股外幣即時報價 多國新聞任睇
美銀美股與量化策略主管Savita Subramanian在報告中寫道:「歷史會暗示大價股主導的情勢還能延續一段時間,但如果聯儲局下一步是減息,而我們的『周期狀態指標』正轉向『復甦』,這波行情可能已接近尾聲。」
Subramanian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標普500指數(^GSPC)中市值最大50隻股份的累計表現,較整體指數多出73個百分點。
美銀指出,上一次出現此等級別的「前50強股票跑贏大市」是在1990年代末,隨後便迎來科網泡沫爆破。泡沫破裂後,市場的領導者由重磅增長股轉向價值股與小型股,在2000年代初期表現更佳。Subramanian認為,類似的潮流或即將重演。
美銀的「周期狀態指標」把股周期分為4段:「復甦」、「中期」、「後期」與「下行」。該指標綜合企業盈利預測的調整、通脹數據與經濟增長展望等多項因素;目前結果顯示,市場正由「下行」過渡至「復甦」——而「下行」階段,盈利能力、市場地位最強的重磅股表現通常佔優。
她補充:「當聯儲局進入寬鬆階段時,重磅股往往落後多於領先;而較高的通脹應會令標普500指數的升勢擴濶,不只集中於防守型和結構性增長股。」
若此觀點成真,當前主流敘事將有重大改寫。自2022年10月牛市展開以來,大型科網股因人工智能熱潮,明顯成為贏家;在2023與2024年的大部分時間,所謂的「七巨頭」把大市一路往上推。即使自今年4月見底以來,情況亦然。
DataTrek Research聯席創辦人Jessica Rabe在8月13日的報告指出,市值頭20大的標指成份股,自4月低位以來平均上升40.6%,遠超同期指數約27.9%的升幅。這意味著20大股票把指數往上拉,而其餘480隻相對上成為「淨拖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英偉達(NVDA)自4月9日以來股價幾乎翻倍。
七巨頭幾乎所有跑贏標指——包括Microsoft(MSFT)、Apple(AAPL)、Amazon(AMZN)、Alphabet(GOOGL)、Meta(META)與Palantir(PLTR)——都帶有某種AI增長故事。
不過在最近數週,在重磅股仍然表面風光之下,已出現一些輪動跡象。自2021年以來未再創新高的小型股指數Russell2000(^RUT)在8月上升約6%,跑贏同期標普500約3.5%的漲幅。
翻譯自Yahoo財經
相關報道
一分鐘報天氣:週一 (08/25) 東南風水氣增多,恆春半島及東南部有短暫雨。
【風水特輯】農曆七月鬼月買房適合嗎?建議你慎重選擇,幸福空間專家解答!立即查看更多風水資訊,LINE TODAY帶您探索!
8/23「處暑」也是鬼門開!這天「3做5不做」,處暑由來、禁忌,當天吃水梨還能清熱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