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經濟正面臨多重挑戰,各商會領袖對未來表示關切,提出多項建議希望特區政府參考。中華廠商會主張加強支持中小企,強調要拓展新的產業增長點,推動香港成為「出海」服務站和增值平台,發展工業旅遊和穆斯林市場。盧金榮表示,政府應提升高增值國際供應鏈管理中心競爭力,從「四流」著手,並鞏固香港優勢產業。他強調提供政策解讀、能力建設等支援,應對國際營運挑戰。此外,他建議政府支援中小企,放寬地契限制和提供財務誘因。對於影響經濟的「關稅戰2.0」,他呼籲穩住資金鏈,支持企業度過難關。最後,他強調重視內地企業「走出去」,建議加快北都區建設,吸引國際組織來港設立據點,並推動民間對民間的交流。整體而言,他對香港經濟前景充滿信心,認為機遇與挑戰並存。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施政報告2025:前瞻|宏觀與微觀之差──拼經濟拼什麼?
政府施政報告前瞻:張翔冀當局續投資創科,指第三間醫學院資源競爭激烈。
大公社評|強化獨特優勢,為「一帶一路」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