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指出近四成新加拿大人考慮因高房價而搬家。這項調查顯示,許多人對於當地房價持續攀升感到焦慮,因此開始考慮尋找更經濟實惠的住宅選擇。 加拿大的房價一直是社會熱門話題,許多人都希望擁有一個自己的家,但高昂的房價讓許多人無法負擔。這也使得一些人開始思考是否值得為了房價高地點而牺牲其他生活品質。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不少人開始考慮搬離高價區,尋找更實惠的居住地點。他們希望能夠在經濟負擔較輕的地方過著更輕鬆的生活,不再為高昂的房價而煩惱。 整體而言,高房價對於許多加拿大人來說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居住環境。這也反映了人們對於房價問題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環球新聞
2024年下半年移民攻略,有兩個國家不建議移民,但可以考慮四個歐洲國家。這些信息是由香港財經時報報導的。如果你有移民計劃,這些建議可能對你有所幫助。值得一提的是,移民是一個重大的決定,需要仔細考慮各種因素。在做出決定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研究。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移民的一些情況,並為你的未來做好準備。如果你對移民有興趣,不妨點擊文章鏈接,了解更多相關信息。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一名16歲女孩因為輟學陪酒而懷孕,37歲的祖母成為英國工黨的新任副首相。這位被稱為「紅髮女王」的祖母,在政治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這個故事顯示了不同年齡段人們所面臨的挑戰和改變。這也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不同階段做出重要的決定,並對自己的未來產生影響。 這個故事反映了現代社會中對於教育、家庭和政治的不同看法。16歲輟學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可能導致不良後果,而37歲的祖母則展現了她的堅強和智慧,成為一位成功的政治人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的年齡如何,都應該珍惜機會,為自己的未來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從這個故事中汲取經驗教訓,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並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這個故事對我們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應對生活中的變化,並做出正確的抉擇來影響我們的未來?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布林肯將前往危地馬拉參加地區移民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前往危地馬拉,出席地區移民會議。這次會議是為了討論解決移民問題,協助改善地區經濟和社會狀況。布林肯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危地馬拉等國家,共同努力建立更穩定、繁榮的地區。此次會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合作,共同解決移民問題,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給當地居民。希望透過這次會議,能夠找到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案,幫助改善地區情況。布林肯表示,美國將持續與中美洲國家合作,共同解決移民問題,建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地區。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有一份報告顯示,加拿大是全球人們最想移民的國家之一,排名第一。相較之下,美國在亞洲地區的吸引力則下降,僅排名在某一個國家之後。這份報告的結果讓人們可以看出,對於移民者來說,加拿大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國家。許多人可能認為,加拿大的生活品質、社會福利和多元文化是他們想要的。另外,加拿大的政治穩定和對移民的友善政策也是吸引人的地方。相較之下,美國在近年來的種種問題,包括政治分歧、社會問題和經濟困境,可能導致移民者對其失去信心。因此,許多人選擇將目光轉向加拿大,希望在那裡找到更好的生活機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澳洲移民人口創新高,推動當地租金創歷史新高。(資料圖片) 澳洲移民人口創新高,推動當地租賃市場,租金更創歷史新高,多個首府城市按年升幅逾9%,珀斯更飆逾13%!澳洲留學生人數已突破70萬人,為遏制創紀錄的移民湧入,早前將國際學生簽證存款提高,由21,041澳元(約10.9萬港元),上調到24,505澳元(約12.6萬港元);相隔兩個月,澳洲當局再度出招,上調國際學生簽證費用,加幅逾125%。 澳洲統計局今年3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一年內淨移民人數大增60%,達548,800人;同期當地人口在1年內增長2.5%,達2,680萬人,增幅史上最快,其中留學生人數更首次突破70萬人。該批移民主要是印度、中國和菲律賓留學生,其增長令當地本已緊張的租賃市場愈演愈烈。 上調國際學生簽證費 加幅逾125% 由7月1日起,澳洲上調國際學生簽證費用,由710澳元(約3,680港元),增至1,600澳元(約8,292港元),加幅逾125%;同時禁止旅遊簽證持有人和持有臨時畢業生簽證的學生申請學生簽證,以控制創紀錄的移民人數。 另外,目前澳洲學生簽證費用遠高於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後兩者簽證費分別約185美元(約1,440港元)和150加元(約850港元)。澳洲內政部長奧尼爾(Clare O’Neil)發聲明指,收緊學生簽證要求,將有助恢復國際教育體系的完整性,「並創建一個更公平、規模較小、以及更好地為澳洲服務的移民制度」。 澳洲政府表示,在2022/2023年持有第二次或後續學生簽證的學生人數激增30%以上,超過15萬人。當局將填補簽證中的漏洞,所謂漏洞包括允許外國學生不斷延長在澳洲停留期限。 移民創新高 4月租金漲8.5% 創紀錄的移民數量進一步推高租金並創歷史新高。據CoreLogic最新數據,今年4月全國每周中位數租金627澳元(約3,254港元),按年高8.5%,逼使不少租戶遷移至首府城市郊區。當中珀斯每周租金升幅為首府城市中最高,自疫情爆發以來累計升幅接近60%。現時珀斯每周租金中位數為669澳元,按年升13.6%。另一首府城市墨爾本每周租金漲9.6%,租金中位數589澳元,升幅位居第二。然而,墨爾本郊區租金增幅強勁至逾10%,其中東南部城市的丹頓農(Dandenong)按年升16.2%,塔拉馬林–布羅德梅多斯(Tullamarine-Broadmeadows)漲14.1%,位於中央商務區東北部的惠特爾西–瓦蘭(Whittlesea-Wallan)大升14%。 此外,阿德萊德每周租金中位數為580澳元(約3,009港元),略低於墨爾本的589澳元,增長9.1%。自2022年5月以來,阿德萊德的每周租金已超過了墨爾本,此後兩城市租金一直不相上下。阿德萊德增幅最高的為索爾茲伯里(Salisbury),漲12.8%;普雷福德(Playford)升11.4%,和阿德萊德港東(Port Adelaide...
有線新聞 2024年07月06日 若要觀看此影片,請啟用JavaScript,並考慮升級至支援 HTML5影片 【有線新聞】英國新任首相施紀賢公布部分內閣人選提名,里夫斯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女財相;施紀賢又跟美國總統拜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等通電話,重申對烏方的支持。白金漢宮發放施紀賢覲見查理斯三世的片段,工黨壓倒性贏得下議院過半議席重奪執政權,施紀賢獲任命為新首相,入主唐寧街首相府,他隨即與多國領袖通電話。美國總統拜登祝賀施紀賢獲勝,稱期待鞏固雙方的特別關係,強調兩國共同支持全球民主自由的重要,以及在支援烏克蘭等議題上緊密合作,又說期待施紀賢下周到華盛頓出席北約峰會時會面。施紀賢亦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電話,澤連斯基感謝英國堅定不移支持烏克蘭。施紀賢陸續公布內閣人選的提名,部分影子內閣成員「擔正」,多個要職由女性出任,包括副首相韋雅蘭。曾任職英倫銀行的里夫斯則成為英國史上首位女財相,她曾指工黨會嚴守財政紀律,她已跟美國財長耶倫通話,討論對烏克蘭及中東的支持。內政大臣、外相和防相則分別由顧綺慧、非裔的林偉德及曾效力貝理雅政府,64歲的希利出任,他亦是主要閣員中年紀最大一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恢復和美國合作接收從美遣返非法移民。根據星島日報-美國版的報導,中國和美國已經達成協議,開始合作接收從美國遣返的非法移民。這項合作將有助於解決雙方在移民問題上的矛盾,促進兩國間的合作關係。中國將積極配合美國,接收遣返的非法移民,並進行必要的處理和安置工作。這一舉措將有助於維護國際移民秩序,減少非法移民對社會安全和公共秩序的影響。雖然合作的具體細節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但雙方的努力和共識已經為解決移民問題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希望這種合作能夠持續下去,為兩國和全球移民管理帶來積極的影響。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澳洲移民數字創下新高,政府考慮提高留學簽證費用以抑制移民潮。根據報導,澳洲政府正面臨著移民數量急遽增加的挑戰,為了控制移民潮,政府可能會大幅提高留學簽證費用。這項提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爭議,有人認為這樣做會對澳洲的國際形象和教育產業產生負面影響,也有人支持政府的做法,認為這是控制移民數量的有效手段。澳洲作為一個移民國家,一直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青睞,但也面臨著移民壓力帶來的各種問題。政府需要在移民政策上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吸引優秀的移民來澳洲,又要控制移民數量,以確保澳洲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這個問題將是澳洲未來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根據英國大選票站民調,工黨預計將贏得410席,以170席的優勢再次執政。工黨的黨魁施紀賢(Keir Starmer)將成為新任首相,他曾在法律界和檢察界工作多年,直到9年前才踏足政治圈參選國會。施紀賢出身於傳統的藍領家庭,將成為當代最具草根精神的首相。 施紀賢現年61歲,他在競選期間透露,父親是工具製造商,母親是護士,他在童年時期曾經歷過家庭無法支付生活費用和停用電話的困境。 作家鮑德溫(Tom Baldwin)為施紀賢撰寫傳記,透露施紀賢在成長過程中從未與家人出國旅行,對他來說,意大利麵是外國食物。 施紀賢是家族首位上大學的人,畢業於利茲大學法律系,之後又在牛津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成為一名律師,早期在知名的大律師事務所Doughty Street Chambers工作,該事務所以處理重大和有爭議的人權案件而聞名。 施紀賢於52歲進入政治圈,2015年代表工黨成功當選並首次進入國會,後來被任命為影子脫歐事務大臣。他反對英國脫歐,但許多藍領工黨支持者卻贊成脫歐,這使得他在代表工黨進行脫歐談判時遭受批評。 2019年,由於時任工黨黨魁傑瑞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在大選中慘敗而下台,施紀賢接替他成為新的黨魁並重組黨內結構。施紀賢放棄了將英國能源公司國有化的提議,並承諾不對工薪家庭加稅,同時致力支持英國軍隊,希望消除工黨在科爾賓時代被貼上的反愛國標籤。 施紀賢上台後,預計會堅持溫和的中間路線,專注處理英國國內事務。他將致力解決民眾日常開支上升的問題,並希望縮短國民保健服務(NHS)的等候時間。 新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會有大變化,施紀賢早前已表示在他的一生中,英國不會再次加入歐盟,並將繼續作為北約的重要成員,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