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06:48,無綫新聞TVB News發佈了一篇有關香港經濟轉型的評論。評論指出,香港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失業率創下27個月來的新高。服務業受消費疲弱和環球貿易戰影響,金融業也受挫,顯示科技革新正在快速改變職場。政府需要領導,確保企業和僱員能夠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歷史上,每次科技進步都會摧毀一些舊企業和就業機會,同時也會催生新行業和工作岗位。恒生銀行表示,有些員工無法通過內部培訓調職,所以需要進行裁員。這已經警示特區政府和公眾,必須迅速反思如何在人工智能潮流中保持競爭力。 另外,中美科技戰的關鍵戰場是人工智能,強大的人工智能需要強大的運算能力。在人工智能競爭中,電力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力生產國,已在2011年超越美國。科技戰實際上也是能源戰,電力將決定競爭的勝負。誰能在這場競賽中笑到最後,恐怕不言自明。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經濟
梁振英表示,香港經濟和政治危機疊加,首季經濟按年收縮8.9%,失業率見9年新高,80%受訪者擔心香港社會的未來發展。為了團結社會各界,堅守「一國兩制」並發揮獨特優勢,重建香港繁榮穩定,1,500多名各界、各階層及各年齡層人士,迎難而上共同發起成立大聯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經濟在第一季度保持穩健擴張,實際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3.1%。政府表示,根據第一季的數據和全球、本地情況的最新發展,預計全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率將在2%至3%之間。此外,政府也提到,國際貿易環境仍然不穩定,香港的經濟增長仍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然而,對於未來的發展,政府表示將繼續積極推動及支持本地企業,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香港政府呼籲市民保持警惕,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以確保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電訊盈科(00008.HK)及香港電訊(06823.HK)的執行主席李澤楷近日在股東大會上表示,對香港經濟充滿信心。他們相信香港在未來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並會繼續為香港的經濟繁榮做出貢獻。李澤楷指出,雖然目前經濟環境面臨挑戰,但相信這些挑戰只是短期的,長遠來看,香港仍然是一個具有強大潛力的城市。他們將繼續努力,為股東創造價值,讓公司持續成長壯大。此外,他們也提到將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回饋社會,為香港的發展盡一份力。這番言論受到股東的高度肯定與支持,展現了電訊盈科及香港電訊對香港未來的信心與決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大紀元2025年0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澤宇香港報導)末期癌症患者、獨立股評人大衛‧韋伯(David Webb)昨日(5月12日)在香港外國記者會對談會上分享其財經生涯和人生經驗,吸引逾200人參與。前立法會議員毛孟靜因判囚民主派初選案而獲釋,也出席對談會,丈夫Philip Bowring擔任主持人。 韋伯曾擔任香港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副主席、香港交易所前非執行董事、香港股票投資評論員。他分享自1991年來香港工作的經歷,認為香港成功在於自由放任經濟模式,但遺憾的是香港已放棄這制度。他批評港府浪費資金,特別是疫情期間的派錢行動,認為應削減不必要的開支,並提倡透明數據。對於未來,韋伯認為香港的法律教育應掌握2047年後法律發展,並擔心香港走向過度靠近中共計劃經濟。 韋伯也談到港元聯繫匯率制度、大灣區概念和長和出售巴拿馬港口等議題,並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整場對談會引起廣泛關注,深受與會者肯定。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因患有晚期前列腺癌,香港著名股評人兼財經網站Webb-site創辦人David Webb於12日在香港外國記者會(FCC)舉行了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活動。這場名為「與David Webb的告別爐邊對談」的活動,吸引了超過230人出席,他分享了自己的投資生涯和人生感悟。 在活動中,David Webb談到了他的人生和投資經驗,與現場觀眾分享了他的心得和看法。儘管身體狀況已經不容樂觀,但他依然以堅定的態度和幽默的言語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聽眾。 Webb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為香港的財經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見解和分析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因此,這次告別活動也被眾多人視為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親自聆聽他的心聲和智慧。 雖然David Webb的離開讓人感到惋惜,但他對投資和生活的熱情將永遠激勵著人們。他的告別活動也成為了一個難忘的時刻,讓人們深深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貴。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25年5月12日06:28,無綫新聞 TVB News報導港澳地區的新聞。東方日報指出中美貿易談判展開並預料將達成實質協議,但全球經濟風險升溫,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面臨出口萎縮和內需不振的困境。經濟日報則關注俄烏戰爭的進展,烏克蘭與西方提出停火三十天,俄羅斯倡議直接談判,但雙方仍難以達成一致。俄方要求無條件直接談判,排除西方參與,並保留戰爭選項。烏方則提出無條件停火,兩方立場仍相距甚遠。無論是中美貿易談判還是俄烏戰爭,都是當前國際局勢的焦點。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面對外圍動盪、資產跌價、消費疲弱,本港經濟深陷不明朗,貌似很難看見出路。不過,隨着美元近日急劇轉弱,在聯滙制度下變相讓港元也顯著貶值,可望為香港經濟帶來一場及時雨。任何地區的貨幣並非「愈強愈好」,亦非「愈弱愈好」,須視乎不同情況而定。在目前情況下,「弱港元」對於本港經濟至少有四大好處:一、增強旅遊業競爭力;二、抑制外遊趨勢;三、紓緩資產價格下跌;四、受惠於內地「放水」。國際滙價近期出現大幅波動,美滙指數最低跌穿98點關口,較本年初的110點高位急瀉11%。與之相對,以日圓、新台幣為代表的亞太區貨幣則顯著升值。尤其是新台幣(兌美元)滙價在短短兩日內曾暴漲10%,一度在寶島內部引起恐慌情緒,令人擔心該經濟體的製造業競爭力受損,恐將「大出血」。對於這趟美元急貶,各界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最主要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就關稅問題放軟姿態,令市場減輕對美國通脹的憂慮,將讓聯儲局有更大空間減息。另外,有些論者從更宏大視角出發,認為「弱美元」實屬所謂「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亦即傳聞中特朗普經貿政策的總方針)關鍵一環;由此角度看,美元轉弱則未必只是短期現象,有可能是長期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作為國際大都市,香港一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近年來,隨着內地與香港的交流日益緊密,「港漂」這一群體逐漸成為香港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港漂」指的是來自內地並在香港工作或生活的專業人士。他們填補了香港的人才缺口,為這座城市的多元化和經濟活力注入了新鮮血液。這群人才不僅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還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觀念,豐富了香港的多元性。他們的加入,推動了香港在各個領域的發展,為香港的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需要各種不同背景和才能的人才,而「港漂」正是這樣一群為香港帶來新活力的人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 香港經濟|標普香港4月PMI按月持平48.3 私企悲觀情緒逾4年半高 在關稅不確定性困擾下,香港企業對經營前景感到悲觀。標普全球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節性調整後,4月按月持平報48.3,兩者同為去年7月以來的最低數值,反映香港營商環境在過去3個月均轉差。產出、新訂單、就業、供應商供貨時間、採購庫存在內的五大單項指數,都對4月份PMI數值構成負面影響。 私營企業在3個月內第二度縮減生產,新增訂單量創去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出口訂單則為2022年4月以來最差,來自海外及內地的業務量大減。面對銷情下滑,私營企業緊縮生產,尤其批發及零售業。 此外,4月香港私營企業的悲觀情緒較上月更強烈,連續第3個月精簡人手、減少採購,並降低庫存水平。整體投入成本進一步上升,原材料價格飆升導致採購成本增加,採購價格升幅最大,但企業為支撐銷情,寧願減價也不願轉嫁成本給客戶。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