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光指出,特區政府正積極投資基建,推動土地發展項目,致力打造競爭力強且可持續發展的香港。其中,北部都會區佔香港總面積約三分之一,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開發北部都會區,是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合國家發展的重要一環,未來新發展區的鐵路、公路、水利、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龐大,面臨著大量融資挑戰。特區政府以長遠眼光着手,致力打造更繁榮、更宜居的香港。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經濟
創新科技是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特區政府推出《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來實現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目標。政府推出了多項措施,包括百億計劃,為本港創科生態帶來良好開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香港創科上、中、下游的協調發展已初步形成,並已建立以「三大創科園區、五大公營研發機構」為基礎的發展格局。數據顯示,創科實際增長,香港已成為眾人眼中充滿潛力的「準創科中心」。市民可望見證更多令人驚喜的創科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專訪孫東時表示,創新科技將有助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為未來帶來更多機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布少明指出,下半年有不少利好因素支持樓市,如受惠不少大型IPO令資金流入香港,令銀行同業拆息走低;美聯儲有機會減息;專才客及內地生來香港租樓熱度持續,令租金持續上升等,再加上香港經濟正逐步復甦,內地亦推出不少提振經濟措施,推動港股持續向好。近月所見,樓市亦由細價樓帶旺交投量,逐漸蔓延至豪宅交投量亦轉旺,反映資金積極流入樓市,相信今年下半年香港住宅樓價有望反彈6%,由於上半年樓價回落1%,全年樓價升幅約5%。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薈萃中西文化,是亞洲盛事之都,吸引大量市民和旅客參與,認為辦盛事必須要有好場地,政府不斷努力提供更完善的硬件配套,本港史上最大型體育基建、啟德體育園隆重開幕;自1983年啟用的香港體育館,亦將迎來新任務,定位改為演唱會優先,為各演唱會主辦單位提供更多檔期,有助香港發展演唱會經濟,社會也普遍歡迎。 慶祝香港回歸28周年的文藝晚會「星耀紫荊慶回歸」,昨晚在位於紅磡的香港體育館舉行,出席的包括李家超與夫人林麗嬋之外,還有中聯辦主任周霽、駐港國安公署署長董經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崔建春、駐港部隊副政委王兆兵少將,以及多位嘉賓。 李家超在晚會上致辭說,在香港國安法公布實施5周年的歷史時刻,香港由亂到治,現正邁向由治及興,經濟發展重拾動力,社會民生煥發新機,現時的香港在國際舞台上光芒四射,穩居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華潤集團積極響應特區政府「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號召,與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中資企業及民間組織合作,精心策劃一系列主題活動。這些活動以「交通惠民、文化潤心、消費提質」為主題,支持特區政府推動「盛事經濟」,並與全港市民共同慶祝回歸盛事。華潤集團希望透過這些活動,為香港的繁榮發展出一份心力,同時也展現了中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參與精神。這些活動將有助於促進香港的經濟增長,加強市民的文化自信,提升消費品質,為香港的未來發展注入新動力。這次合作也體現了不同組織之間的共同努力,展示了大家對香港的關愛與支持。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貿易戰,貿發局主席馬時亨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貿發局未來將有多個工作重點。其中包括審視在目前地緣政治環境下是否需要調整策略,研究開拓新市場,例如非洲和南美洲。同時,貿發局也將協助處理中小企業的數碼化及其他相關事宜。此外,馬時亨也提到了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並強調了重要的合作與溝通。他表示,貿發局將繼續與各方合作,積極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為香港的貿易發展做出更多貢獻。馬時亨強調,香港將繼續堅持開放自由的貿易政策,並積極參與全球貿易體系,為經濟繁榮做出努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日前宣布了第二份《數字資產政策宣言》,預示著香港的數字資產發展將邁向新的階段。區塊鏈作為Web3核心技術,不僅正在重新塑造全球金融、數據隱私和經濟格局,更成為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該政策宣言的發布將促進香港在區塊鏈領域的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為香港未來的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數字資產的快速發展將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構建更加開放、創新的數字經濟生態系統。香港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發展,助力數字資產產業的蓬勃發展,並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經濟合作,共同開創數字時代的美好未來。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總商會公佈了「亞洲城市國際化指數」,評估了亞洲11個主要城市在7個範疇和113項指標方面的表現。在滿分100分中,香港以73.7分排名第一,新加坡以73.5分排名第二。這項指數旨在比較不同城市的國際化水平,包括市場規模、商業環境、文化多樣性等方面。香港和新加坡作為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在國際化方面表現優異。其他城市如東京、首爾和上海也在排名中表現出色。這項指數的公佈將有助於各城市了解自身的國際化水平,並鞏固其在亞洲地區的競爭地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恒生銀行經濟研究部指出,2024年香港經濟增長的關鍵在於商品貿易,這能夠彌補本地需求不足,尤其是私人消費下滑的影響。然而,美國對包括香港在內的其他經濟體實施關稅政策,對外部環境構成挑戰,可能會對貿易產生影響。整體而言,香港經濟在面對外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需要積極應對挑戰,並尋找新的增長動力。商品貿易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支柱,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擴大,以維持香港經濟的穩定增長。在全球貿易環境不斷變化的情況下,香港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加強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政府統計處最近公布,今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實際增長3.1%,比去年第四季的2.5%增長率更快。這顯示經濟活動有所恢復,但仍存在挑戰。疫情對經濟造成一定影響,但這個增長率顯示經濟正在逐步走向穩定。政府將繼續努力推動經濟復甦,提供支持和協助各行業渡過困難時期。這也提醒我們要保持警惕,繼續防疫措施,防止疫情再次爆發對經濟造成更大衝擊。希望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能夠進一步穩定增長,為香港帶來更多機遇和希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