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尤其將歐洲視為關鍵戰場。然而,歐盟於2024年10月底對中國電動車祭出高達45%的關稅,使得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成長受挫,整體市占率下滑至7.4%。MG母公司上汽在歐洲銷售大幅下跌,相較之下,比亞迪展現出堅韌的抗壓力,登記量不降反升,甚至翻倍增長。
歐盟對中國製造並輸入歐盟市場的電動車徵收額外反補貼關稅,最高達35%,加上10%進口關稅,部分企業合計達45%的衝擊。因此,中國車企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如拓展在英國、挪威等不受歐盟關稅影響的市場,或在歐洲本土建立生產據點。比亞迪在2024年11月於歐洲的登記量大幅成長,並計劃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以繞過關稅問題。
比亞迪自製了約75%的電動車零組件,降低生產成本,且擁有強大的研發和供應鏈掌控力,使其在高進口關稅下保持價格競爭力。比亞迪推出多種車型,包括高階休旅車和低價小型電動車,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在英國和挪威等市場迅速成長,表現優異,並計劃在歐洲推出更多車型。中國車企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策略,還受歐洲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日本國內電動車新車銷量首次下滑,逾四年來首次呈現負成長趨勢。
日本電動車銷量倒退三成,比亞迪「低價+降價」銷量超越豐田
信報即時新聞:比亞迪日本電動車銷量首超豐田,國際財經消息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