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3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綜合報導)小米原本是一家智能手機企業,四年前才進軍電動車行業。然而,今年小米的生產線預計將生產30萬輛電動汽車,並在上市不到一年內交付超過13.5萬輛。《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小米如此爆炸式增長並非單靠市場競爭獲得,而是來自中共政府補貼和中國車企普遍採取的低價策略。然而,這種「零利潤」擴張戰略能否持久備受質疑。
這些企業通過大幅壓低價格並不計短期盈利,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電動車,迫使外國車企被迫削減電動車投資,同時引發西方做出反擊。中共政府長期向電動車產業提供巨額補貼、低息貸款和政策支持,使得中國車企可以不受市場機制限制地擴張產能並不計成本地進行競爭。
中國車企的「零利潤」戰略已引發美國、歐盟等國家的警告,甚至導致加徵關稅以防止破壞當地市場秩序。中國企業如小米依賴政府補貼和低價策略搶佔市場,但這種模式是否能持久仍有待觀察。隨著市場競爭激烈和國際反應加劇,中國車企未來面臨的挑戰將更加嚴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輔助駕駛存隱患!小米召回11萬輛SU7電動車 – 澳洲看新聞網 最新澳洲新聞 | 中國新聞 | 港台新聞
小米汽車SU7因輔助駕駛不安全 召回11萬輛電動車
女大生在火海中慘死!小米SU7安全隱憂頻傳,中國政府下令召回11萬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