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在微博上自豪地宣布小米SU7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領先特斯拉的消息還沒過氣,但二手車市場的現實卻給了所有人一記耳光。曾經被黃牛加價6萬瘋搶的SU7 Ultra,如今二手收購價直接腰斬至46萬元,較原價52.99萬元暴跌12%。首批車主提車不到一個月就虧掉12萬,可以說是很慘了。
YU 7在南寧的二手車市場也遭遇了困境,一台僅行駛3700公里的SU7標準版標價21.98萬元,幾乎貼著21.59萬元的新車指導價成交。SU7 Ultra的狀況更為慘烈,一位選配了碳纖維風道蓋的車主,新車價58.39萬元,掛牌即虧超12萬。
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是小米的產品策略失誤,SU7 Ultra因軟體限速導致高速動力表現被腰斬。YU7 Max版本配置更豐富,能現提,因此在二手市場熱賣。SU7 Ultra暴跌,YU7則繼承了保值率的皇冠。对消費者來說,買車不能只看品牌和宣傳,更要專注在實際使用體驗和市場回饋。而對於小米,如何在銷售與信任之間找到平衡,將是其能否在汽車賽道長久立足的關鍵。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小米電動車購買爭議:競爭對手批評「人生最後1輛車」!原廠致歉並提供解釋 | ETtoday車雲
小米預告MWC發佈會內容:討論牆,電動車SU7有望進軍海外市場
小米司機之死 引發中國推動更安全的電動車車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