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製造商每銷售一輛車的凈利潤正在增加。由於供應鏈的恢復和售價的上漲,12家主要車企中有9家2023年度的凈利潤超過2022年度。在增長率方面,豐田和本田等在混合動力車(HV)領域有優勢的日本企業表現突出。利潤額首位是美國的特斯拉。
根據企業資料和QUICK FactSet,以銷售額最多的10家車企、純電動汽車製造商美國特斯拉和中國比亞迪(BYD)等12家車企為對象。以截至2024年1~3月的4個季度總凈利潤除以全球銷量,並未披露季度利潤的歐洲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採用2023日曆年度的數據。
首位是達到111萬日元的特斯拉。稅收效果將凈利潤推高了50多億美元(按當時匯率計算約為7700億日元)。如果剔除這一因素,特斯拉每輛車的利潤減少至64萬日元。德國梅賽德斯-賓士集團為84萬日元,德國寶馬(BMW)為70萬日元。除了12家車企以外,SUV 在北美銷售強勁的速霸陸(SUBARU)也高達39萬日元。日產汽車為12萬日元。
「高檔車」的堅挺令人矚目。美國調查公司Cox Automotive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賓士在美國的平均售價按當時匯率計算約為1125萬日元,寶馬超過1000萬日元,高於豐田的「雷克薩斯」(約840萬日元)。雖然因純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激化而降價,但特斯拉售價仍超過700萬日元。
在每輛車利潤的增長率方面,日本企業表現出色。豐田增長92%,本田增長53%。南韓的現代汽車也增長27%。共同點是HV表現強勁,豐田的世界份額為60%,本田和現代分別為10%以上。
豐田的HV利潤已超過汽油車。本田副社長青山真二表示,本田也實現了與汽油車「基本相同的利潤」。
有預測認為,全球HV需求將在2030年代因被EV擠壓而見頂,因此今後必須提高EV的開發能力。花旗集團日本證券部門的董事吉田有史表示,「作為EV産品魅力的重要因素,能提高電池和軟體性能的企業將在利潤方面也佔據優勢」。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中國百家車企或將被淘汰,比亞迪稱剩下的20家都嫌太多
比亞迪BYD SEALION 7 Standard標準版電動SUV本地試駕|71.8kWh單馬達後驅馬力231ps NEDC續航力520km 「一換一」售價HK$248,000
比亞迪表示補助缺席不影響動能,英歐電動車銷售預計增長 – 科技新聞 – PChome Online 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