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目前陷入一場不斷升級的價格戰,對供應商造成衝擊。比亞迪最近將入門級電動車價格降至不到8,000美元,透過要求降價和拖延付款來擠壓供應商。這樣的做法影響供應商現金流,侵蝕整體產業利潤,凸顯中國汽車產業問題。供應商被要求不斷降價,付款方式也延長,導致現金流問題。中國汽車行業受到產能過剩和消費需求不振影響,處於通縮浪潮中。內卷現象使供應商無法加薪,消費者受惠於降價,但整體增長受損。比亞迪等公司要求供應商提供成本資訊,並核實生產線工人數。供應商不滿開始公開發聲,政府關注此問題,修訂法律禁止不合理付款條件。習近平呼籲整頓內卷現象,政府研究車企金融工具風險。汽車製造商承諾60天內付款,供應商懷疑此承諾。整體而言,中國汽車產業面臨挑戰,部分公司因政府和民間融資繼續生產。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比亞迪積極穩定供應鏈 承諾加快付款!中國車市監管風暴升溫
墨西哥計劃對中國汽車課徵50%關稅,比亞迪與特斯拉或成最大受害者|汽車工業風波
中國百家車企或將被淘汰,比亞迪稱剩下的20家都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