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中國政府本週二宣布,將限制八項關鍵電動車電池製造技術的對外轉讓。此舉被認為是為了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電動車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也可能對歐美推動中國企業赴海外建廠的政策形成掣肘。根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商務部當日發佈的聲明指出,今後任何試圖透過貿易、投資或技術合作等方式向海外轉移相關技術者,都須先獲得政府許可。這項政策將對中國企業在海外設廠構成挑戰,特別是在歐盟強力倡導中國企業在歐洲本地建設電動車及電池生產線的情況下,其影響格外敏感。中國企業近年在低成本、高續航力電池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成為中國電動車低價競爭全球市場的關鍵優勢。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等中國廠商已開發出新型磷酸鐵鋰電池,取代傳統高價材料,並降低碰撞起火風險,已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比亞迪已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而寧德時代則是全球電池供應鏈的巨頭。這兩家企業對中國政府的新政策尚未發表評論。美國車廠福特汽車原訂使用寧德時代技術,在密西根州投資30億美元興建磷酸鐵鋰電池廠,但也未對此表態。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相關報道
比亞迪積極穩定供應鏈 承諾加快付款!中國車市監管風暴升溫
墨西哥計劃對中國汽車課徵50%關稅,比亞迪與特斯拉或成最大受害者|汽車工業風波
中國百家車企或將被淘汰,比亞迪稱剩下的20家都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