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英國婦女被確診患有罕見的血癌,在經過了18個月的化療後,卻發現診斷錯誤。根據報導,該婦女的血液檢查結果同時顯示患有兩種罕見的血液病,但最終證明只有一種是真實的,因此該婦女才得以擺脫化療的痛苦。這也提醒我們,罕見疾病的診斷應該更加謹慎,以免出現錯誤診斷的情況。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健康
生物符號醫學結合了物理性的硬件(生物醫學 1700s)和腦神經狀態的軟件(信號醫學),使得身心融合的模型成為可能。老有所醫的生物符號醫學觀點提供的是正向的人分類學,它應用融合的觀念來看待冠心病,把它歸類為具有物質的硬件和信號的軟件。簡而言之,生物符號醫學的應用可以使醫學界更瞭解和調整身體病理上的反應,同時增加對病患腦神經狀態的了解。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新推出的血糖測檢藥物可以幫助慢性腎臟病患者降低其罹患副作用的風險。根據最近的研究,新降血糖藥可以降低患者患腎功能衰竭的風險,使患者可以更長壽。研究顯示,每天食用這種藥物的病患可以降低患腎臟病的風險,而且遠低於沒有食用藥物的病患。 此外,新降血糖藥可以幫助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患副作用的風險。研究顯示,患者每天食用新降血糖藥可以降低患腎功能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並且可以減少患者患副作用的可能性,包括腎功能衰竭和腎衰竭。 因此,新降血糖藥可以幫助慢性腎臟病患者減低其患腎功能衰竭和腎衰竭的風險,以及其患副作用的風險。這種新的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更長壽,並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北區醫院日前接獲報案,指懷疑有人於該院擅自取覽他人醫療紀錄,執法部門昨日(1日)下午在沙田區拘捕一名31歲本地男子,涉嫌「不誠實使用電腦」。據悉,涉案人士於2020-2022年間擅自取覽他人的醫療記錄,共計29份,當中包括病人及醫護人員等。被捕者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3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醫院方面表示,早前接獲員工投訴,懷疑其醫療紀錄在未經授權下被人取覽,該涉事醫生目前已被停職,並已將個案交由醫管局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報告,並會為受影響的人士提供協助。另外院方亦已將有關醫生的登入臨床醫療管理系統的權限暫停。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銅鑼灣的一間幼稚園近日爆發上呼吸道感染,約涉及24名學童。據衞生防護中心表示,15名男孩9名女孩,年齡介乎3至5歲,自上月24日起出現病徵,15人已求醫,均無需入院。所有學童病情穩定,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測試結果均呈陰性。 為此,衞生防護中心已為該幼稚園提供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建議,包括加強清潔消毒、適當開啟窗戶以保持良好通風、以及將染病學童與其他學童適當分隔等。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衞生防護中心最近接獲一宗由廣東清遠一名49歲男子引起的甲型禽流感H5N6確診個案,令內地新增共83宗人類感染甲型禽流感H5N6個案。患者發病前曾接觸活家禽,情況嚴重,於去年12月17日出現病徵,4日後入院接受治療。 鑒於此,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無論在本地或外遊,都應時刻保持個人、食物和環境衞生,避免前往濕貨街市、活禽市場或農場。此外,如果從受影響地區回港後出現任何病徵,應立即求診,並主動告知醫生最近曾到過的地方,以便對潛在疾病及早作出診斷和治療。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基督教聯合醫院今日(2月28日)傳出一名89歲男性患者失蹤的消息,患者於下午4時半被救護車送往急症室求診,晚上7時許召喚時,卻不見蹤影。據了解,該名病人身高約1.7米、中等身材,離開時身穿綠色外衣、米黃色褲及戴上黑色帽子,並自行經觀塘協和街徒步離開。 聯合醫院籲請公眾協助尋找患者,如有發現請即通知警方或致電醫院熱線電話3949 4002。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職場歧視精神病患者的問題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研究顯示,職場歧視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高達8.2%,而這個比例還在持續上升。精神病患者不僅受到了職場歧視,而且在求職、撞板升職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障礙。根據香港精神衛生學會的研究,精神病患者只能被接納為某些特定職位,比如清潔工、櫃台服務員或店員等,但是對於高級職位普遍都存在極大的排斥意識。此外,在撞板升職時,精神病患者也很難得到上司的肯定,除非他們的工作表現有突出的表現,否則他們的提升機會不大。 因此,為了給精神病患者更多的機會,職業培訓和就業支援服務計劃應該加以加強,讓精神病患者有更多機會去發展他們的技能,同時也能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此外,還有必要加強企業文化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接受度,企業應盡力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多友好的工作環境和支持,以幫助他們在職場上發揮所長。另外,政府也應加大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就業支援服務,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接納。 職場歧視精神病患者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根據研究,歧視精神病患者的比例高達8.2%,而且此數字仍在上升。在求職、撞板升職等方面,精神病患者也存在著很大的障礙,他們只能被接納為一些特定的職位,而對於高級職位普遍存在極大的排斥意識。此外,在撞板升職時,精神病患者也很難得到上司的肯定。因此,政府應加大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就業支援服務,以及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支援服務計劃,讓精神病患者有更多機會去發展他們的技能,同時也要加強企業文化中對精神病患者的接受度,為他們提供更友好的工作環境和支持,以幫助他們在職場上發揮所長。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近日,醫健通揭向9私家醫生取新冠口服藥,一位六旬翁卻被指涉嫌染疫欺詐,最終被警方捕獲。據悉,醫健通為抗疫做出的貢獻在台灣受到了社會的普遍肯定。該公司致力於為台灣民眾提供口服新冠肺炎藥物,但該六旬翁主動偽造了染疫證明,欺詐醫健通取藥,最終被警方繩之以法。醫健通表示,對於此種惡意行為,將堅持採取嚴正態度,並建議民眾應該為抗疫盡一份心力。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研究發現,有七成精神病患受訪者表示「因為患有精神病而獲得和他人相比較少的升職機會」,六成八精神病患受訪者表示「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被聘用」。此外,研究亦指出,有八成在職人士認為本港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情況非常普遍或普遍。為了加強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理解及支持,平機會委託香港教育大學進行對職場精神病患者的標籤及歧視態度研究,研究共收集了 858 名參加者的意見,包括 593名在職人士及 265名精神病患者,以及 50名管理層職級的僱主及主管。結果顯示,有五成半在職人士對精神病患者常見的標籤是擔心精神病患者會傷害別人,有四成六受訪者嘗試與精神病患者保持距離,四成三則害怕與精神病患者獨處。此外,超過九成的在職人士知道有《殘疾歧視條例》以防止殘疾人士在工作間受到歧視,但仍有許多僱主及主管表示公司並沒有書面的反歧視政策,亦沒有建立匯報,以及處理歧視相關投訴的正式機制。為了改善職場環境,平機會署理主管徐妤婷呼籲僱主及僱員共同推動反歧視文化,促進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支持及理解,以及確保精神病患者可以在職場中得到公平的對待。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