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中國科技巨頭小米在周二公布第四季度營收大幅成長近50%,超出市場預期。同時,他們還將2025年電動車交付目標從30萬輛上修至35萬輛。這項消息讓投資者對小米的未來發展感到樂觀。小米一直以來致力於在科技領域取得成就,而這次的營收增長和交付目標提升無疑是他們不斷進步的證明。小米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他們的目標提升顯示了他們對這個領域的信心和決心。未來,小米將繼續努力拓展市場,推出更多優秀的產品,讓消費者得到更好的體驗。這也將為小米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讓他們在科技和電動車領域繼續引領潮流。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電動車
內地媒體報導指出,有網友分享小米集團旗下電動車小米SU7 Pro的交車時間,表示需等待長達11個月,預計下訂後大約要到明年春節才能開到車。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轉發該微博貼文並回應指出,小米汽車將盡其所能提升產能,確保全年30萬輛的交車目標順利達成。 小米汽車官方本月初宣布,小米SU7在2月份的交車量已超過2萬輛,累計交車量達到18萬輛。公司還表示全年交車目標為30萬輛,將持續努力達成。這項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顯示小米汽車在電動車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和市場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瑞銀針對內地電動車行業競爭問題發表報告,將小米的評級下調至「中性」。報告指出,雖然小米計劃下季推出新車款YU7,但集團的電動車產能擴張或許不足,再加上補貼效應減弱以及內地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可能對股價表現不利。然而,報告預計去年小米的電動車業務虧損不會超過10億人民幣。瑞銀估算,今年小米的電動車業務仍將錄得虧損,但虧損幅度將收窄至3.5億人民幣,並且明年有望實現盈利。因此,瑞銀決定將小米的評級從「買入」調降至「中性」。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一位車主在網路上投訴,指出他周一(10日)駕駛小米電動車SU7時,發現車輛煞車似乎失靈,車上屏幕也顯示多條異常訊息。對於這個情況,小米的工作人員尚未回應。該車主擔心這可能是車輛的系統問題,希望小米能夠盡快解決這個安全隱患,以確保駕駛者的安全。這起事件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人們對於電動車的安全性提出疑慮。希望小米能夠儘快釐清事情的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讓用戶能夠放心地使用他們的產品。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在中國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小米汽車目前正在全球考察各地市場和政策,準備在適當時機出海。首要問題是解決中國國內訂單排隊六七個月的問題,以及擴大生產的挑戰,因此全球布局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準備。小米SU7 Ultra車型在3天內銷售1萬輛,雷軍表示中國國內對中國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小米汽車已推出全場景智慧駕駛技術,成功進入行業第一梯隊。小米集團高層也透露,小米15 Ultra手機在中國市場表現出色,銷售量約為上一代的兩倍,海外市場增長速度也相當迅速。這些消息顯示小米在汽車和手機領域都取得了成功,未來將持續努力拓展海外市場。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號稱「地表最快」的電動超跑「小米SU7 Ultra」,交車不到半個月,已經被民怨轟上微博熱搜。因為不少車主在市區街頭狂飆炫技,時速甚至飆破300公里。引發民眾恐慌後,許多網友說以後路上看到SU7 Ultra一定得保持距離。同時也紛紛喊話小米,應該制定更嚴格的限速方式。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最新報導指出,小米的SU7電動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越了特斯拉的Model 3,這一變化發生在SU7上市僅一年之後。從2024年4月到2025年1月底的銷售數據顯示,小米售出了70,000輛SU7,而特斯拉售出了約10,000輛Model 3,顯示小米在電動車市場的強勁表現。 小米的SU7是該公司首次進入電動車領域的產品,迅速在國內市場建立了良好聲譽。相比之下,特斯拉的Model 3銷量下滑,今年1月僅售出8,009輛,而小米的SU7銷量達到22,897輛,顯示消費者更喜歡小米的新車。 特斯拉作為首家在中國擁有全資工廠的外國汽車製造商,曾在市場上佔據優勢。然而,隨著本土品牌如小米的崛起,特斯拉的市場地位似乎受到動搖。特斯拉的Model Y銷量在1月份下降了51.47%,面臨著更多競爭壓力。 小米計劃在未來幾年將SU7推向全球市場,在本週的巴塞羅那世界移動大會上宣布。SU7 Ultra的預售價格為529,000人民幣,性能優越且具有競爭力。隨著小米擴展電動車產品線,市場對其未來產品的期待也在上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汽車崛起,讓歐美汽車大廠面臨考驗。《華爾街日報》指出,在大陸電動汽車行業已開始主導全球市場之際,小米董事長雷軍已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開拓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小米汽車的崛起讓福特和通用等傳統汽車大廠倍感壓力,必須面對來自新興力量的挑戰。隨著小米汽車的發展,未來將有更多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對歐美汽車大廠將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中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全球汽車市場的格局,傳統汽車大廠必須加快創新步伐,提升產品競爭力,以應對來自中國新興汽車品牌的挑戰。小米汽車的成功也將成為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個標誌,展示出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實力和潛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全国两会正式开始,全国人大代表、小米(1810)创始人雷军发布五大提议,包括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等。雷军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成熟和商业化进程。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未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支持和鼓励,以加快行业发展。同时,人才培养也是关键,应注重教育培训,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雷军的提议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尽快落实相关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上星期,港股一開始表現強勢,但隨後在特朗普確認對中國徵收關稅後急轉直下,市場情緒受到影響。恒生指數失守兩萬三關口,收報22,941點,全周累跌2.3%。在科技股中,小米表現較為突出。這波市場波動引起投資者關注,對於未來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適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政策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投資者需要謹慎應對市場變化,以保護自己的投資。希望隨著國際貿易環境的穩定,市場情緒能夠逐漸恢復,投資者可以獲得更穩定的投資回報。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