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官員在網誌上談到,香港應該在現有基礎上加強推動國際化發展,加強內外聯通的工作,並因地制宜地更好發揮自身優勢。他們提到,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應該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外資,推動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同時,他們也強調了香港在國際貿易、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優勢,應該善用這些優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和地位。他們呼籲政府和企業要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推動香港的國際化進程,讓香港在全球舞台上更加耀眼。這篇網誌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人們紛紛表達對香港未來發展的期待和信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經濟
廣汽集團(02238)在董事會會議上指出,集團汽車銷量從今年7月起保持環比增長,按年降幅逐步收窄。全年預計實現汽車產銷分… 昨天20:28,廣汽集團宣布在董事會會議上指出,自今年7月起,集團汽車銷量持續增長,同比降幅逐漸縮小。預計全年汽車產銷量將實現… 完整文章請參閱:全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政府為了應對消費者信心疲弱和房地產市場放緩等不利因素,已經增加刺激經濟和促進增長的措施。根據Mastercard經濟研究所的預測,明年香港經濟將增長2.7%,內地則保持穩定增長4.5%。美國的減息、港元預計走弱以及中國內地加大刺激措施等因素,將對香港經濟增長起到積極作用。全球經濟去年增長了3.1%,預計明年將達到3.2%,內地和香港的經濟發展符合全球趨勢。Mastercard經濟研究所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David Mann提到,2025年將聚焦於”經濟新常態”,透過縮小市場波動和寬鬆貨幣政策,讓消費者從經濟增長中受益。企業應該抓住消費者對市場的樂觀態勢,同時為可能的貿易干擾做好準備。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余偉文指出,短期港元拆息可能受到港元資金供求的影響,銀行存貨利率的調整將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資金需求、港元拆息以及銀行本身的資金成本架構。目前,香港樓市在逐漸減息的環境下趨於穩定。美國聯邦儲備系統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下調至4.25至4.5厘,這可能對香港的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余偉文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謹慎作出投資決定。此外,他強調在投資時要注意風險管理,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造成損失。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市場受到全球經濟變化的影響,投資者應該保持警覺,隨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新一份《財政預算案》諮詢公眾,他表示,香港正處於由治及興的進程。這份預算案將會針對市民的需要和社會的發展提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以推動香港經濟的穩健增長。陳茂波指出,政府將繼續支援各行業,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並積極推動創新科技、數碼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他強調,政府會繼續加強社會福利和醫療保健服務,確保市民的福祉。此外,陳茂波表示,政府亦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議題,推動可持續發展。他呼籲市民踴躍提出意見和建議,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香港。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天早上出席行政會議前回應財政赤字問題時表示,財政司司長已展開《財政預算案》諮詢,相信會有很多意見提供予政府處理香港經濟和財政赤字問題。政府歡迎所有意見,並將審慎研究每一條意見,因為不同意見有正反兩面,政府會平衡整體利益,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李家超指出,解決財政赤字問題主要是透過增加收入和節約開支,以促進本地經濟發展,提高本地經濟總值,從而讓各行各業受益,使政府收入增加。 在增加收入和節約開支方面,李家超表示,財政司司長已經展開《財政預算案》諮詢,以制定有效的財政政策。他強調政府會研究各種方法,確保財政長遠可持續發展,為香港市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 香港經濟|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展開 陳茂波:更謹慎管理好公共財政 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展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現階段發展是核心,穩定至關重要,必須更謹慎管理好公共財政。今年度香港財政赤字預計高達千億,隨著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公眾諮詢於周日(15日)展開,陳茂波在網誌中表示,面對外部環境不明朗、全球政經情勢複雜多變,以及本地經濟結構調整,必須更謹慎管理好公共財政。他強調推動本地經濟發展同樣重要,目前發展是核心,穩定至關重要。陳茂波表示,積極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新市場,特別是積極推動創科發展,同時以科技提升各行業生產力,這些工作成果漸見,為香港奠定更穩固基礎。他指出,隨著中央堅定推出穩經濟、利營商舉措,加上惠港措施,近期本地市場氣氛有所改善。明年三月啟德體育園將啟用,首季有更多大型國際盛事和會議,相信能刺激市場,促進投資者正面預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特首李家超於12月13日在北京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述職,匯報香港財政狀況,指出香港正面臨財政赤字。2024年香港經濟未見改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預計2024/25年度綜合赤字將達1,000億港元,是去年預計的481億元的兩倍多,連續3年錄千億赤字。過去兩年錄得1,223億及1,016億赤字,今年首7個月已錄得1,637億赤字,財政儲備也從7千多億下降至5,709億,近5年蒸發半儲備。賣地收入不濟,年初預算案目標收入330億元,截至10月僅37億元,樓市負資產宗數達4萬宗。《追新聞》呼籲加入YouTube頻道會員支持運作,提供訂戶驚喜優惠支持平台及黃店。詳情可參考連結。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17年,中國內地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即「房住不炒」。這項產業政策成功扭轉了地價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並引發了房地產泡沫。隨著內地房市流動性幾近枯竭,負面財富效應影響了內部需求,中央政府不得不調整策略,明確表示要穩定樓市。香港政府效仿,拖延「撤辣」政策,卻錯過了穩定資產價格的時機,樓市出現「價崩」,加劇了經濟下行壓力。住宅作為商品的投資價值下降,基本實現了「房住不炒」的新局面,消除了多年來限制香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高樓價問題。未來香港政府在控制房地產市場供需方面將扮演什麼角色,以及有哪些新興產業能夠迅速成為經濟支柱,都是香港人關心的焦點。香港經濟過度依賴樓市,必須發展新產業來替代,確保經濟可持續發展。香港金融業已經跑輸外圍市場,科技產業發展也面臨人才、資源等方面的挑戰,香港政府需要改變思維,才能應對未來的經濟挑戰。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的財政赤字問題正在持續惡化,特區政府預計在2024至25年度將達到1000億港幣,遠超過今年預算案中的481億元。行政長官李家超最近多次公開討論應對財政赤字的策略,強調政府將從節流和開源著手,同時借助中央支持和推動改革。他表示政府將努力控制開支,並積極尋找增加收入的途徑,以改善財政狀況。李家超也提到將加強與中央政府的合作,希望能夠得到更多支持和協助。整體來說,香港政府正積極應對財政挑戰,希望能夠有效解決財政赤字問題。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