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汽車龍頭比亞迪BYD在電動車技術方面持續創新,宣布推出全新1000V超高壓平台技術,並結合專屬的超充技術,能在5分鐘內補充300公里的續航里程。相較於現有的800V高壓平台,1000V技術在充電效率和速度上有顯著提升,每增加100V充電功率提升25kW,並透過5C超充技術實現快速充電目標。此外,1000V技術能降低電池負荷和發熱量,延長電池壽命,且支援更高轉速馬達,無需增加體積。BYD計劃首批將1000V技術應用於高階車型,如漢L和唐L,並未來逐步擴大至更多車型,提升新能源車的充電效率和市場競爭力。隨著1000V高壓平台的推出,BYD有望補足快充技術方面的弱點,強化市場競爭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BYD電動車
中國大陸汽車巨頭比亞迪BYD在電動車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官方宣布將推出全新1000V超高壓平台,並搭載專屬的超充技術,讓車輛在5分鐘內就能補充300公里的續航里程。比亞迪BYD表示,1000V技術相較於現有的800V高壓平台,在充電效率上有顯著提升,每增加100V充電功率就可提升25kW,透過5C超充技術實現5分鐘充電300公里的目標。此外,電池負荷也會降低,可減少發熱量,延長電池壽命,且支援更高轉速馬達,無需增加體積。首批採用1000V高壓平台技術的車型包括漢L和唐L,未來BYD有望將此技術應用於更多車型,提升新能源車的充電效率和市場競爭力。BYD已建置完畢1000V超快充站,支援6C充電倍率,大幅縮短補充能源時間,提高充電網路的便利性。這項技術的推出有望補足快充技術方面的弱點,並強化市場競爭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悉尼報導】澳洲新車銷量持續下滑,一個月內銷售減少1萬輛,各州新車購買量也趨緩。即使SUV也受到2月銷售低迷打擊,連續第七個月下滑。聯邦汽車銷業商會數據顯示,今年電動車銷量仍低於去年同期,乘用車需求下降。混合動力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在市場中表現突出,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皮卡車進入前十暢銷車之列。2月澳洲購車量為近9.5萬輛,較去年同月減少9.6%。各州新車銷售普遍下滑,其中塔州下降18%、首都領地減少16%、維州降低13%。SUV購買量微減0.6%,輕型商用車下降10.2%,乘用車急降34.8%。電動車佔新車銷售比例5.9%,較去年同期9.6%下降。特斯拉2月銷量急跌71.9%,Model 3更下降81%。混合動力車2月銷量增長34%,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銷量更快增長,接近電動車銷量。豐田RAV4繼續暢銷,福特Ranger和豐田HiLux緊隨其後。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25年3月4日,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剛剛完成了一筆高達55.9億美元的股權融資。這筆募資案在香港創下了四年來最大規模的紀錄。比亞迪原本計畫發行1.18億股,最終成功完成了這項融資。這筆資金將有助於比亞迪在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和擴張,進一步鞏固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比亞迪一直致力於研發和生產創新的電動車產品,並不斷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這次股權融資的成功將為比亞迪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有助於實現其未來發展目標。比亞迪將繼續努力創新,推動電動車行業的發展,為環保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彭博】報導指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籌集了435億港元,這是近四年來香港最大規模的股票發行交易。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此次籌集的資金將用於繼續研發創新技術和擴大市場份額。比亞迪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成為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之一。這次股票發行交易的成功也反映了市場對比亞迪未來發展潛力的樂觀態度。比亞迪的成功不僅代表著企業自身的成長,也體現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前景和發展動力。希望比亞迪能夠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步伐,為電動汽車產業的進步做出更多貢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運輸署公布了去年12月份本地車市統計數據,並隨之發布了2024年香港車壇的成績單。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1至12月,私家車(新車)的登記總數為46,709輛,比起2023年(44,169輛)增長了5.75%。其中,電動車的比例高達71.09%(33,206輛),相較於2023年的64.62%有進一步的增長。雖然香港的經濟復甦較為緩慢,但2024年全年新車登記量卻創下新高。國產電動車具有高性價比,廣受歡迎,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文字及部分圖片來源:文、部份圖版。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電動汽車品牌比亞迪(BYD)推出首款車型“ATTO 3”在韓上市時因購車補貼問題延遲上市,給預購消費者帶來困擾。比亞迪南韓公司在完成上市認證後開始預售,首周銷量超過1000輛,但新車尚未交付。電動汽車在韓上市需通過多項認證程序,包括環境友好汽車申報和購車補貼評估。比亞迪直到最近才提交補貼評估所需資料。部分觀點指出,比亞迪可能受歐美關稅壓力,轉向亞洲市場,因此急切進軍南韓市場。比亞迪南韓方面表示,交付時間難以確定,希望在3月內完成新車交付。【版權歸韓聯社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複製和用於人工智慧開發及利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今天(2日)中午12時42分,一輛比亞迪(BYD)電動車在大坑勵德邨道2至38號勵德邨泊車時,突然失控撞向邨榮樓外牆,右邊車頭損毀,車身受損嚴重。事故發生後,車上的駕駛員和乘客都沒有受傷,但造成外牆和車輛嚴重損壞。當地警方和救援人員趕到現場處理。這起車禍引起了當地居民的關注和議論,大家紛紛前來觀看事故現場。目前尚不清楚導致車輛失控的原因,當地交通部門已展開調查。這起意外提醒人們在駕駛電動車時要格外小心,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行車安全。希望這樣的事故不會再次發生,保障所有行人和駕駛員的生命安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比亞迪 BYD 近日公布旗下最熱賣的跨界休旅車元 PLUS 的小改款車型,該車在全球市場採用元 PLUS 或者 Atto 3 等稱呼。該車自問世以來,在全球累計銷量已突破 93 萬輛,足跡遍布 116 個國家和地區,是比亞迪...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比亞迪(01211)的純電動汽車(EV)雖然要到2023年才進軍日本市場,但憑藉著價格優勢,去年EV乘用車在日本的銷量急速增長,達到2223輛,是2023年的1.5倍,更超越了豐田汽車的2038輛。 比亞迪在日本的子公司比亞迪汽車日本公司(BYD Auto Japan)的負責人東福寺厚樹表示:「許多顧客因為覺得車子很酷而購買,車子本身的魅力受到了認可;我們計畫在2025年將銷售網擴展到1,000處,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比亞迪的成功在日本市場引起了廣泛討論,也讓更多消費者開始關注純電動汽車的選擇。這也顯示了比亞迪在綠色能源汽車領域的競爭力,預示著在未來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