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9/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BYD電動車

1 min read
8 月日本電動車(EV)銷售量大減二成,日產汽車(Nissan)銷售市佔率近五成。日本進口電動車銷量也陷入萎縮,比亞迪(BYD)銷量飆增逾兩倍創新高。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JADA)及日本輕型汽車協會連合會(JMVA)5日公布的資料顯示,8月日本電動車銷售量(僅乘用車,不含貨車、巴士等商用車)較去年同期大減24%至4,425台,佔日本整體乘用車銷售量比重僅1.6%,較去年同月下滑0.5個百分點。 就車種別銷售狀況看,日產平價輕型車款「Sakura」為日本最暢銷的電動車款,不過Sakura 8月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暴減37%至1,530台,銷售市佔率約35%;日產Leaf銷售量增加3%至388台、日產Ariya暴減43%至245台。上述三款電動車銷售市佔率合計達49%。 通常帶動日本電動車銷售表現的進口電動車銷量也陷入萎縮。 日本汽車進口商協會(JAIA)5日公布統計資料,8月日本進口電動車(日系車廠,含乘用車及貨車、巴士等商用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月減少7%至1,908台,六個月首度陷入萎縮。特斯拉(Tesla)雖未公布日本銷售量數據,但「其他品牌」進口電動車銷售量萎縮8.1%至463台。其他品牌銷售量特斯拉佔大半,故上述數據可反映特斯拉銷售表現。 比亞迪8月銷售量為300台,較去年同月飆增237.1%,月銷量創歷史新高。比亞迪6月日本推出電動車「SEAL」,比亞迪負責人指出,截至8月底SEAL訂單量超過400台。日本政府7月底宣布,SEAL列入電動車購車補助對象。 累計1~8月日本「其他品牌」銷售量為3,529台,較去年同期增加7.9%;比亞迪銷售量為1,591台,較去年同期暴增113.8%。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1 min read
2024年9月11日,中國電動車龍頭BYD正式進軍巴基斯坦市場,與當地Mega Motors合作成立了BYD-巴基斯坦。這一合作將為巴基斯坦市場帶來更多電動車選擇,並促進當地綠色交通的發展。此舉也為BYD在國際市場擴展打下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展現了其在電動車領域的領先地位。這對於巴基斯坦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合作機會,將帶來更多技術和就業機會。BYD-巴基斯坦的成立,將加速巴基斯坦的電動車市場發展,提高當地人民對環保交通的認識和接受度。這對於巴基斯坦的經濟和環境都將帶來積極的影響,為兩國的合作夥伴關係注入新的活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國產電動車比亞迪最近在香港和九龍不同地點展開大型戶外廣告,提前宣傳全新Sealion 7純電動中型5座位SUV。《駕駛艙》昨日收到忠實讀者報料,指出全新Sealion 7將於9月底在香港上市。其中一家代理商已向客戶發放了意向價單,包括230kW單馬達後驅版和390kW雙馬達四驅版,價格分別從HK$268,000和HK$303,180起。代理商據稱首日已經接到超過百張訂單。Sealion 7是內地有售的「海獅」,在香港版推出兩種版本,配備82.5kWh鋰電池,後驅版輸出313ps馬力和380Nm扭力,續航力為567km;而四驅版則輸出523ps馬力和690Nm扭力,續航力為542km。目前仍未確定新車的上市日期和詳細規格,但已接受預訂,預計明年初交付。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BYD (比亞迪) 海洋家族再添新成員,官方宣布推出全新海獅 05 DM-i,與宋 Pro 為雙生車型,為插電式混合油電休旅車,是繼海獅 07 EV 之後推出的第二款車型。外觀延續品牌「海洋美學」設計概念,強調年輕和新能源特色,具有強烈運動感。車頭設計靈感源自海浪漣漪,水箱護罩為無邊框設計,LED頭燈硬朗簡潔,營造科技感。車側有海浪線條設計,車門線條現代美學,輪圈名為「逐浪躍動」,展現動感視覺效果。車尾具層次感,貫穿式尾燈極具辨識度。車身尺碼為4,710mm x 1,880mm x 1,720mm,軸距2,712mm。動力方面搭載BYD第五代DM技術,1.5L自然進氣引擎,最大功率74kW,整合120kW馬達、EHS電混系統和插混專用功率型刀片電池。...
1 min read
2023年,印度售出的汽車中,只有不到2%是電動車,總量為420萬輛。然而,政府計劃到2030年將這一比例提高到30%。 根據消息人士透露,2024年9月6日,印度信實基礎設施公布了一項重要消息。該消息指出,印度政府正積極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問題。政府希望透過鼓勵民眾購買電動車,將這一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這項政策措施將促使印度汽車市場的變革,不僅對環境友好,也有助於推動印度汽車產業的創新和升級。隨著電動車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未來印度的電動車市場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4年9月6日上午10時57分23秒,MoneyDJ新聞記者蔡承啟報導,指出日本電動車(EV)銷售量在8月份大幅下降了20%,其中日產汽車(Nissan)的銷售市佔率接近了5成。同時,日本進口電動車的銷量也出現萎縮,而比亞迪(BYD)的銷量則增加了超過兩倍,達到歷史新高。 根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JADA)和日本輕型汽車協會連合會(JMVA)公布的資料顯示,2024年8月份日本電動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大減24%,僅為4,425台,占日本整體乘用車銷售量的1.6%,較去年同月下滑了0.5個百分點。 日產的電動車款包括「Sakura」、「Leaf」和「Ariya」,其中「Sakura」是最暢銷的車款,但在8月份的銷售量下降了37%,「Leaf」則增加了3%,「Ariya」則下降了43%。進口電動車的銷售量也下降了7%,其中特斯拉的銷量並未公布,但其他品牌的銷售量下降了8.1%。比亞迪的銷量在8月份達到了300台,同比增長了237.1%,創下了歷史新高。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蘇彬貴╱先探2316期】 無論是房地產還是汽車,都屬於龍頭產業;然而,自2011年中期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以來,市場一直陷入危機,局勢陰霾。相反地,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局面出乎意料;外國車廠在當地經營受困,中國車市如同一座墳場。過去幾年,外商在中國經營節節敗退,即使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德國福斯(Volkswagen AG; VOW. GR)和日本汽車龍頭豐田(Toyota Motor Corp.; 7203.JP),也受挫。豐田汽車受中國和泰國市場需求不振影響,全球汽車生產連續六個月下滑。福斯曾是中國暢銷品牌,卻被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BYD Co.; 01211.HK)取代。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指出,比亞迪在中國市場佔有率近18%;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高盛預計比亞迪在今年餘下的4個月內將推出至少6款新車型,從而提高比亞迪今年的銷量預測至400萬輛,增長5.3%。比亞迪第三季的銷量按季增長了10%,達到10.9萬輛。新車型的推出促使比亞迪的銷量持續增長,8月的銷量也有所增加。這表明比亞迪在汽車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並且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高盛對比亞迪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為公司有望在未來取得更好的業績表現。比亞迪將不斷推出新車型,滿足消費者對於創新和高品質汽車的需求,為公司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4年9月2日,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宣布將收購其德國分銷商Hedin Electric Mobility,以鞏固在歐洲市場的地位。Hedin Electric Mobility是瑞典Hedin Mobility Group的一部分,專注於電動車領域。自2022年與比亞迪合作以來,逐步擴大分銷和服務能力,並與當地經銷商合作。比亞迪將接管Hedin Electric Mobility在德國市場的銷售活動,提升市場競爭力。雖然德國市場潛力無限,但競爭激烈。根據市場預測,德國市場規模將穩定增長,但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的貢獻率預計略微下降。比亞迪在德國的銷售量雖然下滑,但透過收購有望扭轉頹勢。比亞迪全球擴張野心勃勃,計劃在歐洲和墨西哥設立製造基地,實現年度銷售額增長目標。今年前七個月,海外市場已佔比亞迪總銷量的11.9%,預計到2024年在歐洲的收入將達271萬美元,顯示比亞迪在全球市場持續發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1211)宣布,8月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達到37.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36%;今年前8個月總計交付了233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近30%。公司發展迅速,成績斐然,展現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優勢地位。比亞迪一直致力於研發和生產環保、節能的新能源汽車,並且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這些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比亞迪的產品持有高度信任,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比亞迪將繼續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比亞迪未來的發展前景仍然充滿希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