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地產與比亞迪汽車(BYD)宣布全港首創的跨界合作,推出「買車位送電車」限時優惠。只要在指定住宅項目購買車位,即可獲得一部比亞迪指定型號的電動車。這項合作為市民提供了獨一無二的機會,可以同時擁有車位和環保電動車。比亞迪電動車一直以來都受到市場歡迎,結合會德豐地產的住宅項目,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和便利。這項限時優惠無疑會吸引更多人關注和參與,為城市的綠色出行做出貢獻。希望這樣的合作能夠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讓市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汽車
中國內地的新能源汽車廠商陸續公布4月的營運數據,其中小米(01810)旗下的電動車Xiaomi SU7發生了一起碰撞後起火的致命意外。最新公布的4月交付量超過28,000輛,較小米3月公布的超過29,000輛稍微下跌,這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並不常見。這起事故讓人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產生了一些擔憂,希望相關單位能夠嚴格監管和提升車輛的安全性能。雖然小米在這次事故中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相信他們會積極應對,提高車輛的品質和安全性,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相信每家廠商都會不斷努力,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特斯拉最近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淨收入下降了71%,這對公司的財務狀況造成了嚴重影響。銷量下降、產品利潤減少,再加上品牌形象受損,這些挑戰都讓這家電動車巨頭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對其他汽車製造商出售價值5.95億美元的監管信貸,而本業汽車銷售則出現虧損,顯示其核心業務陷入困境。儘管執行長馬斯克在與投資人的電話會議中強調公司並未面臨崩潰,市場對他的樂觀態度似乎並不看好。除了市場因素外,馬斯克本人爭議不斷的政治立場也被認為損害了特斯拉的品牌形象。特斯拉的毛利率也顯著下降,面臨著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壓力,特別是在中國市場。比亞迪有望取代其全球電動車龍頭地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保時捷(Porsche)在大陸市場面臨銷售大幅下滑的挑戰,加上當地新能源車款競爭激烈,傳出考慮退出電動車市場。保時捷認為,降價或推出更實惠的新車款並不是解決方案,因此考慮讓Taycan、Macan EV退出大陸市場。這項決定可能對保時捷在大陸市場的業績產生影響,但也反映了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保時捷以高端品牌形象著稱,如果無法在大陸市場取得足夠的競爭優勢,退出市場可能是一個明智的策略。保時捷的決定也提醒其他汽車廠商,在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需要不斷調整策略,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特斯拉香港在今年3月引入了一輛美國版Cybertruck作為展覽和宣傳用途。《駕駛艙》雜誌的主編Daniel早前得到了廠方的特別安排,可以在香港試駕這輛極具話題的超巨型純電動Pickup載貨車。這輛車配備前後馬達四驅,擁有600ps的馬力和10,080Nm的扭力,車身採用防彈不鏽鋼片製成,車身長5.6米,寬2.4米,體積非常巨大。然而,由於廠方尚未計劃生產右駕版本,暫時不會在香港上市販售。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Rti央廣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推翻了之前拜登政府對電動車的支持政策,希望保留燃油車在美國車業中的地位。然而,中國的電動車已經在全球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這讓川普政府的決定可能會讓美國消費者陷入技術落後的困境。《華盛頓郵報》指出,中國的電動車技術更加先進且價格更具競爭力,讓美國落後許多。川普政府的減少補貼政策可能會導致美國在電動車市場上失去競爭力。這個決定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因為這可能會讓美國汽車產業面臨挑戰。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BYD在日本市場的野心,正式由「打大佬」轉向「打地頭」!繼乘用EV、商用EV雙線並進後,BYD Auto Japan宣佈將於2026年下半年推出專為日本市場設計的純電乘用車(輕EV),完全符合輕自動車規格,進軍日本車市最具規模的「輕自動車」級別! 這款BYD輕EV完全重新設計,符合日本輕自動車法規。選擇從零開始開發,意味著尺寸精緻化,並加入先進的電動車技術與智能配置,挑戰本地品牌如Honda N-Box、Suzuki Wagon R、Daihatsu Tanto等。 「輕自動車」佔據日本乘用車市場三成份額,是交通必需品。BYD明言「專為日本設計」,加強品牌親和力,準備迎接成長期。強化品牌根基,長期承諾日本市場。 BYD若提供競爭力價格、優越續航電池、功能齊全產品,有潛力挑戰現有霸主地位。利用智能座艙、智慧車聯網系統吸引年輕市場。輕EV作為零排放選擇,有望成為主流。BYD對此市場的努力值得期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最近,香港的Tesla車主們紛紛討論著一個話題,指出Tesla已經開始對中速充電站收費,標誌著免費充電時代正式結束。然而,事實並非完全如網友所言,也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推薦給大家。 從4月24日開始,在Facebook、WhatsApp等Tesla車主群組中,車主們開始討論發現中速充電開始收費,每度電約為$2.4,大家都感嘆免費充電時代已經結束。不過,ezone.hk為大家提供了一些替代方案,可以平價替代收費中充。 首先,可以尋找免費的Tesla中充站。雖然有部分中充站改成了付費,但仍有一些免費站點可供使用。其次,領展車場仍提供免費充電服務,只是時間被限制為每節30分鐘收費$10。 另外,商場也提供充電優惠,消費滿指定金額即可享受免費泊車和充電服務。如果經常在商場購物,可以考慮加入The Point商場會員計劃,用積分換取充電時段。總的來說,雖然免費充電時代或許已經結束,但仍有許多替代方案可以選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據《日經亞洲》報導,小米(01810.HK)計劃在德國慕尼黑建立一家研發機構,專注於電動汽車的開發。這家機構將致力於研究和開發新技術,以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小米希望通過這一舉措,加強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力,並擴大其業務版圖。雖然小米在智能手機和家電領域取得了成功,但該公司希望進一步拓展其業務領域,並參與到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領域中。小米的這一舉措也反映了電動汽車市場的潛力和吸引力,許多科技公司都在這個領域進行投資和研發。通過在德國建立研發機構,小米有望與當地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合作,加速電動汽車領域的創新和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25年4月,特斯拉在香港逐步推出2025.14.1的無線軟體更新(OTA),為車主帶來全新功能。這次春季更新包括前排娛樂系統、行李艙開啟高度記憶、B柱鏡頭錄影以及離車後持續為電子裝置充電等,提升駕駛體驗。 其中,最受矚目的功能是前排娛樂系統,當車輛停在P檔時,駕駛者可以在中控屏幕上使用YouTube、Netflix、Zoom視訊會議、瀏覽器和遊戲等功能。此功能需要車輛連接到Wi-Fi或流動數據以確保順暢運行。 此次更新還包括根據位置記憶行李艙開啟高度,方便車主在不同環境下使用,避免碰撞低處障礙。同時,B柱鏡頭支援行車記錄和哨兵模式錄影,增強車輛安全監控能力。另外,車主離開車輛後仍可為電子裝置充電,無需擔心設備斷電。 此外,特斯拉為慶祝進駐香港市場15週年,將舉辦「特斯拉香港15週年體驗展覽」,並推出全新的「星鑽黑」車身顏色。同時,還將在本周六舉辦免費充電活動,與車主和公眾共同慶祝。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