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告指出,比亞迪可能會取代 Tesla 成為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的電動車品牌。隨著比亞迪推出多款平價電動車,街上可以看到越來越多人選擇比亞迪EV作為代步工具。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比亞迪今年第二季的電動車銷量預計將增長近21%,達到426,039輛,而Tesla的交車量則預計下降4.8%至443,956輛。這意味著國產EV將成為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力量,尤其是比亞迪處於領先地位。此外,報告還預測到2024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到1,000萬輛,同時內燃機汽車的銷量將持續下降。中國將繼續主導全球電動車市場佔有率,並預計到2030年,國產電動車的銷量將超過北美和歐洲的總和。愈來愈多人看好比亞迪的未來,認為它有機會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汽車
本港網約車市場正在發生巨大變革。自2021年Uber收購HK Taxi後,Uber一直壟斷本地網約車市場。然而,阿里旗下的高德打車最近在香港推出了網約車服務,與此同時,另一家內地平台滴滴也提供本地Call車服務。 滴滴自2015年開始活躍於香港網約車市場。當時,滴滴推出了兩個品牌,分別是「快的TAXI」和「Kuaidi ONE壹號專車」,提供的士和私家車的網約服務。滴滴還曾推出了吸引客戶的活動,如「電召的士變Tesla吸客」。然而,到了2018年,它們整合為《DiDi》App。 滴滴在過去幾年也經歷了許多重大事件,包括面臨巨額罰款和在美國上市後不久就要退市等。現在,滴滴提供的士和粵港車服務,用戶可以通過《DiDi》App或WeChat叫車。除了在香港使用外,同一個帳戶還可以在中國內地使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比亞迪工廠在曼谷正式開業,這將有助於泰國成為東南亞電動車生產中心。比亞迪是一家知名的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其在泰國開設工廠,將有助於提升當地電動車產業的發展。這也符合泰國政府積極推動環保政策的方針,希望透過電動車的推廣,改善空氣品質和減少碳排放。比亞迪在泰國設立工廠,不僅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還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增加當地人民的收入。這也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和企業來到泰國,共同推動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泰國的電動車產業前景看好,相信比亞迪的加入將為該國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小米電動車SU7在爆單後出現退訂潮,引起關注。有消息指出,許多消費者在訂購這款電動車後,因為等待時間過長或其他原因而選擇取消訂單。這種現象讓人聯想到特斯拉車型的情況,因為特斯拉也曾經在推出新車型時出現過爆單和退訂的情況。 雖然小米電動車SU7在市場上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好評,但面對退訂潮,公司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生產和交付的策略,以確保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並提高客戶滿意度。這也提醒了其他電動車製造商,在推出新產品時需要謹慎制定計劃,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這個情況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於電動車市場的高度關注和需求,企業應該更加重視產品的品質和交付效率,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小米能夠及時調整策略,解決問題,並繼續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成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香港的車主經常要面對油價上漲,但對於Tesla車主來說,今天有個好消息!Tesla宣布從今天起降低超級充電費用,並延長非繁忙時段,進一步降低車主的用車成本。此外,他們還計劃擴建充電站,讓車主更容易找到充電位置。 根據2024年最新收費標準,Tesla充電的最低收費為每千瓦時1.85港元,相當於每公里成本為0.3港元,進一步擴大了汽油車的成本差距。非繁忙時間段也得到延長,從凌晨1點至早上8點。詳細的收費資訊可參考上表。 此外,Tesla的電動車在前往充電站時會自動預熱電池,以實現最佳充電速度。升級版Model 3最快充電速度只需15分鐘就能補充282公里的里程。目前,香港設有74個超級充電站和132個目的地充電站,未來還將在粉嶺設立新的超級充電站,並擴建沙田的亞太區最大超級充電站,讓車主充電更加便利,避免無位充電的困擾。【熱門報道】來源:ezone.hk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近日,日本H1電動車的銷量驟降了40%,而比亞迪的銷量則急升了近90%。這項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日本一直是電動車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但近期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於H1電動車的需求有所下降。相比之下,比亞迪的銷售表現則相當亮眼,增長幅度驚人,顯示出消費者對於這款車型的喜愛程度。這樣的對比讓人們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差異。或許是日本H1電動車的設計沒有滿足市場需求,而比亞迪則恰好擁有更受歡迎的特色。無論原因如何,這樣的市場變化都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多圖)特斯拉Cybertruck現身香港灣仔連續10天- 生活 查看更多新聞 特斯拉的Cybertruck最近在香港灣仔現身,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這款未來感十足的電動皮卡在當地展示了10天,讓人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其獨特的外觀和功能。Cybertruck的設計極具未來感,外形角線分明,給人一種科幻感。它的電動性能也相當出色,擁有強大的動力和續航里程。在香港這個繁忙的城市,Cybertruck的出現無疑為市民帶來了新奇和驚喜。許多人紛紛前來觀賞這款前所未見的電動車,並對其未來的應用和發展表示期待。特斯拉Cybertruck的登陸香港,讓這座城市再次成為科技和創新的焦點。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比亞迪在泰國開設東南亞首座電動車廠。該公司計劃在泰國建立一個新的製造基地,以滿足東南亞地區對電動車的需求。這將是比亞迪在泰國的首個生產基地,也是東南亞地區的首個電動車廠。比亞迪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將該廠的產能提高到每年生產20萬輛電動車,並為當地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該計劃得到泰國政府的支持,並被認為將有助於推動該地區的電動車產業發展。比亞迪表示,他們將在泰國廠生產多款電動車型,並將其銷售到周邊國家。這個新廠的開設將有助於推動東南亞地區的電動車市場發展,為當地經濟注入新動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公司投入生產電動車,可能會像一隻誤闖叢林的小白兔般,面臨許多挑戰。這則新聞來自Yahoo奇摩新聞,報導了小米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動態。小米作為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決定擴展業務領域,開始製造電動車,這對於該公司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小米將面臨許多來自其他汽車製造商的競爭壓力,需要不斷創新和改進才能在市場上立足。這個決定可能對小米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小米能否在電動車市場中取得成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在東南亞開設第一家工廠,位於泰國,預計每年可生產15萬輛車。這個消息來自Yahoo奇摩新聞。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這次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將有助於加速當地電動車市場的發展。泰國作為東南亞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將為比亞迪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和市場機遇。比亞迪的這一舉措也將有助於推動電動車技術和產業的全球化發展,為更多國家和地區提供環保、節能的出行選擇。這次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將為比亞迪帶來更多機遇和挑戰,我們期待看到比亞迪在東南亞市場的表現。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