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2024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BYD電動車

1 min read
有線新聞 2024年11月21日 若要觀看此影片,請啟用JavaScript,並考慮升級到支援HTML5視頻的網絡瀏覽器 支援HTML5視頻 【有線新聞】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建議香港政府引入措施,吸引車主使用新能源車,促進綠色運輸發展。政府積極推動綠色運輸,例如擴大電動車充電網絡、將空置油站用地改建為快速充電站,以及研發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等。有內地電動車生產商表示樂見本港朝著這個「綠色」趨勢前行,建議當局在道路設施等方面給予電動車更多優待,以鼓勵車主及企業換車。比亞迪亞太區總經理劉學亮:「香港政府可以(考慮)比如說電動車可以優先進入擁擠地段,也可以為電動車提供固定停車位,也可以為電動車提供更好的出行路線,其實我覺得這就是通過政策可以積極地引領新能源車發展。」公共集體運輸方面,他表示旗下電動巴士及的士早已在香港落地,期望日後可以為香港市民提供更多不同選項,例如引入無人駕駛電動高架列車「雲巴」等。劉學亮:「比如說有『雲巴』,還有我們的公共交通大巴 ,你看現在像港巴、九巴、城巴其實都是用比亞迪,包括大嶼山,它都是用比亞迪電動大巴,我們就希望空中有『雲軌』、有『雲巴』,地上有公共交通,還有出租車服務廣大香港市民。」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曾率團來到這裏乘坐這一輛無人駕駛列車「雲巴」,至於「雲巴」何時在香港落地、選址在哪裡,比亞迪稱仍在初步商討階段。劉學亮:「在香港無論是從政府還是民間,他們都在不斷地積極思考如何讓綠色經濟成為香港接下來全新發展引擎,我們非常願意和香港政府一起、和廣大香港消費者朋友們一起助力通過新能源汽車來發展香港新的綠色經濟。」對於近期歐美地區針對內地電動車的關稅議題,劉學亮重申公司業務不會受到第三方國家的政策干擾,他亦透露明年會繼續在日本、菲律賓及泰國等地拓展業務。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5年,現代將在日本推出名為「INSTER」的小型電動車。預計售價將在300多萬日元,為進口電動車中最低價格。目前日本最便宜的進口電動車是比亞迪的「海豚」標準款,售價為36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99萬元。這款新車將成為日本市場上的一個新選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INSTER的推出將有助於推動電動車在日本市場的普及化,並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和便利。這款小型EV的問世,將有望為城市居民提供更環保和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時也將成為現代汽車在日本市場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是中國最大汽車集團,於2024年11月18日舉行了30週年暨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活動展示了公司成立30年的發展成就和未來願景,並發表了主題曲《敢》。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演講中深入闡述了比亞迪的技術創新之路。比亞迪的30年發展歷程從一家小型電池公司發展成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品牌。他提到,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亮眼,今年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突破50萬輛。此外,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也持續發力,10月出口量接近32,000輛,顯示了公司的多元化產品策略和全球化佈局的成功。展望未來,王傳福表示比亞迪將繼續推動研發創新,為下一代新能源汽車創造更有利的市場環境,並計劃捐贈30億人民幣設立慈善基金會,投入教育事業。隨著比亞迪推出了新車款騰勢Z9和方程豹豹8,顯示了公司在豪華與智能領域的突破,代表在不同級距都有旗艦新能源車款戰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4/5年,中國大陸自主汽車品牌比亞迪(BYD)正式推出旗下首款新能源皮卡Shark,並在墨西哥、巴拿馬等地上市後,現在巴西也迎來上市發表。BYD近日在巴西官方網站宣布在當地市場發表Shark車系,成為品牌在當地首款混合動力車型,並滿足當地消費者商業或個人用途需求。Shark在巴西起售價為379,800雷亞爾,折合新臺幣約209.5萬元。 BYD Shark外觀由全球設計總監Wolfgang Egger領銜設計,靈感來自海中鯊魚的敏捷性和統治力,車頭採用垂直堆疊設計的LED頭燈,整體造型與Ford F-150相似,中央整合方形水箱罩設計。前保險桿下方有堅硬防撞護板,車側輪拱方形設計,貨斗防滾架配置。 BYD Shark被認定為“中型至全尺寸皮卡”,長度5,457mm,寬1,971mm,軸距3,260mm,比Ford Ranger等同級車款大。 內裝由內裝設計總監Michele Jauch Paganetti打造,540°超廣角視野和VTOL功能。動力配置採用DMO超級混合動力越野平台,1.5T車型最大馬力約430匹,0-100km/h加速僅5.7秒,純電模式續航里程約100公里,20分鐘充電30%至80%。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1 min read
比亞迪 Atto 3 是一款極具吸引力的純電動 SUV,採用比亞迪 e 平臺 3.0 打造,專為高性能電動車設計。其搭載專利刀片電池技術,提供出色的安全性能和高效續航能力。Atto 3 的設計由知名設計團隊領導,外觀時尚,擁有多種車身顏色和全新 LED 組合頭燈,展現強烈運動感。內飾方面,車內以深藍黑配色為主題,結合大尺寸 15.6...
1 min read
比亞迪推出的電動超跑仰望U9在德國測試賽道上達到391.94km/h的極速,成為中國生產的最快量產車。這輛車展現了中國品牌在電動高性能車領域的技術實力。然而,在紐柏林Nurburgring賽道測試時,似乎並未發揮全部實力,車輛依舊快速,但並未超越對手Tay。這輛仰望U9獲得了許多關注,並讓人印象深刻。 它的外觀設計時尚,擁有強大的性能和速度。BYD比亞迪公司顯然在研發電動車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令人期待未來更多優秀產品的推出。這輛車的成功也代表了中國汽車製造業的一大進步,為國內外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希望比亞迪能繼續努力,推出更多高品質的電動車型,為環保出行提供更多選擇,同時提升中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的前三強已經出爐!根據市調機構EV Volumes的調查,今年前三季度中,中國的CATL以212GWh的累積搭載量,穩居龍頭寶座,市佔率達36%。其次是中國的BYD以108GWh搶下18.3%市佔;韓國的LG能源則以72GWh的搭載量拿下12.2%市佔,位居第三。這顯示中國企業在全球電動車電池市場上的強大地位,並且持續保持著領先優勢。這也代表著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和生產實力不斷增強,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這些企業可以繼續努力,為推動全球電動車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汽車龍頭比亞迪(BYD)最近公布了歐洲規格的海獅7(Sealion 7)相關訊息,主要競爭對手包括現代IONIQ 5、起亞EV6、大眾ID.5、標致e-3008等車型。海獅7將提供三個車型等級,包括入門的Comfort車型搭載82.5kWh電池和308匹最大馬力,0-100km/h加速僅需6.7秒,續航里程約480公里。Design AWD車型則搭載兩組電動馬達,總輸出功率達522匹,加速時間4.5秒,續航里程454公里。最高級的Excellence AWD車型電池容量升級至91.3kWh,續航里程達500公里,充電速率達230kW。全車系配備熱泵和V2L功能,支援停車時為電子設備供電。海獅7還搭載全新的智慧扭力主動控制(iTAC)系統,提高車輛安全性。外觀方面,車頭採用新型LED燈組,內裝配備液晶螢幕和智慧駕駛輔助技術,提供多項駕駛功能。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電動車廠正在展開激烈的價格戰,這使得進口車幾乎無法在中國市場立足,甚至在歐洲市場也開始被中國車廠蠶食。知名創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茲」的創辦人馬克·安德森和本·霍洛維茲在他們的Podcast中分析指出,中國政府從2009年起投入了2300億美元來支持電動車產業,這造就了中國車廠目前的價格優勢。他們強調,如果美國無法推出價格為2萬美元(約合台幣62萬2000元)的平價電動車,可能會失去汽車產業的主導地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4年11月11日,中國汽車市場在10月份迎來了銷量的強勁反彈,年增幅達到11.2%,成為自1月以來的最高增速。這是連續第二個月銷量增長,顯示出各大汽車廠商在市場競爭中的積極表現。這也反映了消費者對汽車市場的信心逐漸回升。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汽車已經成為許多家庭的必需品。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各大汽車廠商紛紛推出新車型,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同時,政府對汽車行業的支持政策也為市場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對環保、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國汽車市場將會迎來更多的機遇與挑戰。各大汽車廠商需要不斷創新,提高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