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1 min read
比亞迪在新加坡市場表現出色,成為當地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前四個月共售出3002輛汽車,佔總銷量的20%。2024年,比亞迪首次超越豐田和寶馬,成為最暢銷的汽車品牌。比亞迪在新加坡推出各系列車型,包括A級潮跑SUV ATTO 3等,並持續擴大業務規模。另外,在泰國市場,比亞迪同樣表現出色,銷量第一,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並在當地建立生產基地。此外,國產汽車出海的趨勢也日益明顯,企業在海外市場開拓順利,包括上汽旗下品牌MG在歐洲銷量大增,長城汽車出口俄羅斯等。國產汽車在海外市場面臨挑戰,需要應對不同地區的政策風險,但通過全球化佈局降低風險。未來,隨著國產汽車行業的發展,中國汽車將持續創造更多高光時刻,重新定義全球車市的遊戲規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劉育良/綜合報導】中國一輛小米SU7電動車在月前發生了一起撞車事故,車上3名年輕女生全部燒死。此後,小米電動車一直處於爭議之中,現在SU7 Ultra又被揭露宣傳造假的問題。儘管小米已經道歉並提出補償方案,但民眾對小米已經失去信任。目前已有超過300名車主組成維權群組,要求退車。整起事故和宣傳造假事件讓人對小米電動車的品質和安全性產生質疑。希望小米能夠認真面對問題,加強產品品質和安全性,重新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加快半導體自給自足步伐,科技巨頭小米宣布將在未來十年投入約500億元發展晶片設計,並本周推出自家首款3奈米晶片。這項舉措意味著小米將加入中國其他科技公司的行列,試圖減少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加劇,中國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以減少對進口芯片的依賴。小米此舉也被視為中國科技公司在半導體領域追趕領先廠商的一部分。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不斷成長,小米的決定將有助於推動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地位提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威爾森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三月內地一二線城市的自主汽車品牌呈現增換購的趨勢,其中比亞迪和奇瑞的車主忠誠度最高,換車時多數仍選擇同一品牌。其他自主品牌車主在換購時普遍首選比亞迪,反映比亞迪在技術、性價比和品牌形象上展現出強大吸引力。 根據報告,在比亞迪車主考慮換其他品牌時,有31%仍選擇比亞迪,而選擇Tesla和Volkswagen的比例分別為6%和4%。奇瑞車主中,有14%繼續支持奇瑞,13%轉向比亞迪,7%選擇Geely。 報告還揭示了一個普遍現象,眾多自主品牌如五菱、長安、吉利、哈弗、羅威、寶駿、傳祺和一汽等品牌的車主在增換購時,首選品牌均為比亞迪。這種趨勢突顯了比亞迪在汽車市場中的強大吸引力,歸功於其技術創新、性價比和品牌形象等優勢。這份報告為業界提供了寶貴的市場洞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第二款電動車型YU7尚未正式發布,卻遭到多個自稱車主的維權文章投訴其設計、空間及質量問題,甚至要求退車。雖然小米方面指這些帖文是惡意攻擊,但事件已引起廣泛關注,不少網民質疑背後是否有其他勢力操控,意圖影響小米汽車的聲譽。對於這些帖文,有人認為是對小米汽車的惡意攻擊,因為YU7尚未正式發布,帖文中提及的失望和質量問題被視為毫無根據。建議小米深入調查找出幕後指使者。有人認為在產品發布前進行攻擊的手法低劣,而小米首款車型SU7的銷量強勁,市場預期YU7銷量更具潛力,可能觸動競爭者的利益。因此,許多人猜測YU7在未發布前遭受抹黑,很可能是有其他力量在背後策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日本的K-Car在汽車界中是非常獨特的產品,因為它們完全針對日本市場而設計,幾乎沒有其他國家的車廠推出這樣的產品。不過這種情況即將改變,因為最近有網友曝光了比亞迪BYD的K-Car諜照,這意味著這款車是真正為日本市場度身定制的。 立即按此,使用App觀看更多產品開箱影片 比亞迪K-Car諜照曝光 最近,B站的up主蒜苔爸爸公開了比亞迪BYD K-Car的諜照,雖然無法看到車身顏色,但可以看到它採用了側趟門、雙A柱設計,並從外形線條推斷似乎是類似本田N Box的小箱型車,基本外觀與日本K-Car相似。早前報導指出,比亞迪K-Car的售價定為250萬日圓(約港幣133,857元),如果售價確實如此,將具有相當的競爭吸引力,因為當地最暢銷的K-Car:日產Nissan Sakura的售價接近260萬日圓(約港幣139,150元)起。 【熱門報道】 【精選消息】 來源: IT之家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1 min read
今天傍晚約六時,一輛警車在黃大仙東頭村道行駛,與一輛特斯拉私家車在黃大仙下邨龍慧樓對開時發生相撞。兩輛車的車身輕微受損,幸好沒有人受傷。事故現場經過警方處理後,交通恢復正常。這起車禍提醒大家在開車時要格外小心,遵守交通規則,確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希望所有駕駛者都能時刻保持警覺,避免發生類似事件。事故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傷害,但也提醒我們要隨時注意路上的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希望大家都能夠平安駕駛,共同為道路安全盡一份心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上汽大通Maxus近日展開了G50混合動力車型的預售活動,預計於2025年3月初推出。這款車型搭載了1.5升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引擎,預售價為15.28萬人民幣,約合新台幣69萬。隨後在4月份正式上市,售價為13.98萬至14.98萬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58萬至63萬,比預售價更實惠。 Maxus G50系列包括G50、G50 Max和G50混動三種車型,其中G50和G50 Max為燃油車型,G50混動則搭載1.5升插電式混合動力引擎。車長x車寬x車高為4,825×1,825×1,778mm,軸距為2,800mm。動力來自1.5升自然進氣引擎和電動馬達,總輸出功率為218匹馬力,0~100km/h加速僅需7.9秒,純電續航力達85公里,平均油耗為70.4km/L。 車外標配白色,內裝標配黑色,座椅配置為2+2+3座設計。配備包括數位儀表、中央觸控螢幕、電動天窗、V2L功能、定速巡航、倒車顯影、恆溫空調等。旗艦版還配備全景天窗、加熱座椅、車聯網等功能。ADAS系統則為全車系選配,包括ACC、AEB、車道維持輔助等功能。台灣市場對於G50 Plus的動向仍有待觀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25年在上海車展上,雖然小米的首款電動休旅車YU7沒有亮相,但依然有小米SU7與SU7 Ultra展出。小米SU7自去年發表以來,一直備受車壇關注。這款由知名科技公司小米全力打造的電動跑車,不僅在設計上吸引眼球,性能上更展現極致追求。特派員培宏現場深入解析了SU7的各項細節,從外觀到內部配置,讓人感受到這款電動車的魅力。SU7的外觀設計創新獨特,融合了多款超跑的元素,展現出高度辨識度。車側設計流線型,展現出四門轎跑車的標準外觀。而SU7 Ultra更是品牌的性能旗艦,擁有驚人的動力輸出數據,展示出超強性能。車內設計同樣令人印象深刻,駕駛艙覆蓋Alcantara材質,方盤採用碳纖維材質,展現運動感。儘管SU7表現出色,但近期的一些事故也提醒著人們,在追求創新與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是至關重要的。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連續三年蟬聯全球汽車品牌前十,2025年更升至全球第六名。比亞迪以自主核心技術為引擎,從“追隨者”到“領跑者”,成為全球汽車行業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比亞迪的e平台3.0架構和刀片電池技術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其全產業鏈掌控能力展現韌性,全球晶片危機中表現出色。比亞迪的技術創新和品牌溢價能力備受矚目,推動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三大躍遷。比亞迪在全球化佈局中快速提速,海外市場呈現指數級增長。其成功不僅在於銷量增長,更在於重塑全球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知。比亞迪的未來前景看好,有望進一步衝擊全球汽車品牌前三,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向“品牌輸出”轉型。【講者普拉斯】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