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表示,小米的電動車SU7上個月的交付量超越特斯拉的Model 3。雷軍在微博轉發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的帖文表示,小米SU7去年12月交付量超過了特斯拉Model 3。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顯示小米汽車在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力。小米汽車一直致力於提供高品質、性能優越的電動車,並且積極擴大生產和交付能力。雷軍對小米汽車的發展表示樂觀,相信這將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小米將在其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一消息也讓投資者對小米的未來發展更加看好,股價也有所上漲。希望小米汽車能夠在未來繼續取得成功,成為電動車市場的領先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汽車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隨著香港的電動車數量不斷增加,市面上的通用充電站也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快充站,遍佈港九新界。然而,目前各公共充電站由不同公司營運,收費也不盡相同。香港目前約有80,000輛電動車,約十輛車爭奪一個充電位。各汽車品牌陸續推出電動車,香港市民也比以往更多地購買電動車。為了滿足電動車主的充電需求,越來越多的充電站投入服務。以下提供電動車充電收費比較和通用付費充電站位置。據政府數據顯示,全港已有超過9000個電動車充電位,以往只供Tesla車主使用的專用充電站也已開放給其他車輛使用。因此,作為電動車車主,尋找充電站更加方便。使用由環保署推出的EV充電易手機App,車主可以方便地查看充電站位置和相關資訊。充電站的收費方式主要分為時間計費和度數計費,視乎車主的需求選擇。充電站的充電速度也有所不同,包括慢速、中速和快速充電。香港電動車市場不斷發展,充電設施也在不斷提升,為電動車主提供更方便的充電體驗。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1810)創始人雷軍在微博上轉發帖文稱,小米SU7上個月的交付量超過了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旗艦車型Tesla Model 3。根據去年12月的內地電動車銷量數據,小米SU7的銷量達到25,815輛,排名第四,超越排名第五的Model 3的21,046輛。而排名前三的車型則都是較平價的,包括比亞迪(1211)旗下的海鷗,以48754輛的銷量位列第一,其次是五菱宏光MINIEV和五菱繽果。雷軍先前也在微博上轉發有關特斯拉中國新款Model Y的文章,並表示如果有想買SUV的朋友,不妨稍等,因為小米預計今年中將推出新車小米YU7。根據資料顯示,小米SU7在去年12月的銷量達到25815輛,排名第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比亞迪正式進軍韓國乘用車市場!近年來成長迅速的中國車廠比亞迪,去年全球新車產量接近180萬輛車,首次超越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可見品牌擴張速度之快。最近,比亞迪再次宣布擴展市場版圖,日前在韓國舉行品牌發佈會,並推出旗下電動休旅車Atto 3進入市場,售價為3,150萬韓圓,相當於新台幣不到百萬元,顯示出明確的競爭決心。 比亞迪於16日在仁川舉行品牌發佈會,雖然過去已在韓國市場運作,但直到2025年才正式進入乘用車市場。首推的Atto 3車型在多個國家都有銷售,未來還將引進Seal、Sealion 7等純電車型,甚至可能導入PHEV插電式油電複合動力車款,完善在韓國的產品線。 Atto 3的售價為3,150萬韓圓,而Atto 3 Plus則是3,330萬韓圓,都在新台幣80萬元內。相較於其他電動休旅車款如Hyundai Kona Electric或Kia EV3,韓國的價格相對親民許多。比亞迪預計今年在韓國達成1萬輛車的銷售目標。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MG在2025年印度移動展(Bharat mobility global expo)上推出了新款7人座休旅車,名為「Majestor」。然而,這款車其實是貼牌自上汽大通Maxus/LDV D90,原廠宣稱它是同級中最高、最長、最寬的車款,並且被定位為MG在印度市場中的旗艦休旅車。車款外觀設計獨特,充滿風格,引人注目。它配備了先進的科技和豪華的內飾,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Majestor是MG對印度市場的一個重要舉措,展示了品牌對於開發新車型和擴大市場份額的決心。這款車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滿足他們對於高品質休旅車的需求。MG Majestor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印度汽車市場的產品組合,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驚喜和選擇。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片段來源:Car Something
蘋果曾計劃推出電動車項目,但最終放棄,讓眾所期待的「Apple Car」成了泡影。相對地,小米被戲稱為「平價蘋果」,卻成功抓住了蘋果放棄的市場,以手機廠商的身份進軍電動車領域。尽管小米的SU7電動車設計遭受模仿保時捷的質疑,但自2024年初問世以來,在中國市場迅速創下驚人銷量,甚至引起其他國際車廠的關注。 小米在中國市場推出的SU7電動車取得了巨大成功,多次上調年度交付目標。SU7成為小米財報中雖虧損卻受矚目的亮點。小米汽車在三年內快速研發上市,得益於中國電動車成熟的供應鏈。小米的生產與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成熟程度密不可分。 小米汽車打算在2025年推出SU7 Ultra,並展示其高性能。小米汽車的未來發展仍需觀察,因為面臨產能擴充、財務壓力等挑戰。小米汽車的成功取決於是否能在不斷競爭的市場中持續創新,為消費者提供價格親民、高性能的產品。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