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1 min read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去年日本純電動汽車(EV)的銷量逾5.97萬輛,較前年減少33%,是4年來首次下降。日本車企的銷售均呈下滑趨勢,而中國車企比亞迪(01211)則以價格優勢為主,銷量增長54%,首次超越豐田汽車。日產汽車仍居銷售榜首,但銷量約為3.07萬輛,年跌幅高達44%。日本電動車市場的低迷情況尤為明顯,希望未來能透過不同策略提振市場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將在2025年將在日本專賣店增加到100家。擁有輕型汽車「SAKURA」的日產汽車仍為銷量冠軍,但同比減少44%,降至3萬749輛。比亞迪同比增長54%,達到2223輛,首次超越豐田(減少30%,降至2038輛)。日本純電動汽車銷量自2015年以來首次下降,降至5萬9736輛。日本汽車銷售業界團體指出,純電動汽車的銷售比例不足2%,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最低。日產汽車在日本國內EV銷量佔比40%,但銷量降至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準。其他日本車企的純電動汽車銷量也不容樂觀。比亞迪和特斯拉推出新車,展開降價攻勢,比亞迪海豹車型取得不錯成績。中國和南韓企業在日本市場增長迅速,引領純電動汽車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旗下的仰望再次吸引了全球目光,展示了U9電動跑車非凡的跳躍能力。憑藉先進的雲輦X懸吊系統,U9成功越過路面障礙,展現技術優勢。然而,這些驚人的動作是否實際有用,仍需商榷。U9是一款搭載四馬達的高性能電動跑車,擁有1,287匹馬力,並具備獨特跳躍能力。雖然跳躍表現令人驚艷,但實際用途有限,更像為吸引目光而設計。消費者更關注其操控性和性能表現。儘管U9展示了電動車技術的可能性,但在紐柏林賽道的表現卻不如Porsche Taycan Turbo GT和小米SU7 Ultra,顯示其性能尚未達到頂尖水準。這些挑戰並非日常駕駛常見,因此U9仍有進步的空間。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外媒報導指出,英國已超越德國,成為歐洲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主要是因為政府對電動車政策的不同。然而,文章指出,英國個人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仍然不高。彭博社報導指出,德國汽車製造商的市值已大幅下滑,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未能趕上電動車市場的步伐。雖然英國在電動車市場上取得了領先地位,但仍需提高對電動車的需求,以確保市場的持續增長。電動車是未來汽車產業的趨勢,各國政府和汽車製造商應該積極推動電動車的發展,以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污染的挑戰。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人會接受並支持電動車,讓我們的世界更加清潔和環保。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特斯拉在2024年銷售量達到了新的高峰,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持續創造著歷史。他們的獨特設計和先進技術吸引了眾多消費者,使其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特斯拉的電動車以其高性能、環保和智能功能而聞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電動車市場中。2024年,特斯拉的銷售量大幅增加,這表明人們對電動車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特斯拉不僅在全球市場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在許多國家都受到了熱烈歡迎。他們的產品線不斷擴大,包括各種型號和價格範圍,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特斯拉在繼續創新和改進產品的同時,也積極參與綠色能源和環保領域,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特斯拉的成功故事激勵著更多的企業和消費者加入到電動車革命中,共同為建設一個更清潔、更環保的未來而努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16年,第2代Toyota Sienta在台灣上市,8年後,和泰汽車考慮第3代Sienta國產化成本過高,選擇停產,並於2024年10月停產。國內暫無售價百萬內的7人座MPV,市場關注大通Maxus G50 Plus或Honda Freed、Step WGN是否填補市場空缺。第3代Sienta採用新TNGA平台和1.5 Hybrid動力,成為日本最省油MPV,但國產化成本高,使售價上漲,市場接受度有疑慮。Sienta售價76.2~94.2萬告別,市場上5人座或7人座MPV需超過100萬,唯有Ford Tourneo Connect等選項在150萬以內。Maxus G50 Plus或許填補百萬內MPV缺口,但需克服國產化問題。Honda Freed或Step WGN進軍台灣市場,左駕版問題待解。Voxy或Noah國產左駕版本或許出現,售價或控制在百萬內。豐田尚未確認開設新產線生產Voxy、Noah,市場期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1 min read
近年來,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尤其將歐洲視為關鍵戰場。然而,歐盟於2024年10月底對中國電動車祭出高達45%的關稅,使得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成長受挫,整體市占率下滑至7.4%。MG母公司上汽在歐洲銷售大幅下跌,相較之下,比亞迪展現出堅韌的抗壓力,登記量不降反升,甚至翻倍增長。 歐盟對中國製造並輸入歐盟市場的電動車徵收額外反補貼關稅,最高達35%,加上10%進口關稅,部分企業合計達45%的衝擊。因此,中國車企開始採取應對措施,如拓展在英國、挪威等不受歐盟關稅影響的市場,或在歐洲本土建立生產據點。比亞迪在2024年11月於歐洲的登記量大幅成長,並計劃在歐洲建立生產基地,以繞過關稅問題。 比亞迪自製了約75%的電動車零組件,降低生產成本,且擁有強大的研發和供應鏈掌控力,使其在高進口關稅下保持價格競爭力。比亞迪推出多種車型,包括高階休旅車和低價小型電動車,迎合不同消費者需求。在英國和挪威等市場迅速成長,表現優異,並計劃在歐洲推出更多車型。中國車企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策略,還受歐洲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