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BYD電動車

1 min read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04日訊】中共大力支持國產電動車,但其質量被指堪憂。廣東一輛比亞迪失控,高速闖紅燈撞上貨車,車和司機都瞬間解體。網民感嘆,車是塑料做的? 1月3日,網上傳出多個視頻顯示,廣東河源市一輛白色比亞迪元Plus突然失控,高速衝向路口,在繞過前方等紅燈的車輛後,直接衝上十字路口,撞到一輛正常行駛的大貨車的尾部。 視頻顯示,這輛比亞迪瞬間解體,像積木一樣粉碎,變成一堆垃圾,汽車零件散落滿地。 有人近距離拍攝發現,開車的是一名女司機,隨著車輛解體,司機身體也被撞碎,掩埋在散碎的車體內。現場民衆感嘆「人都碎了」。 河源市公安局源城分局當天通報,9時40分,河源市源城區桂山大道與G205國道交匯處,一輛小轎車與一輛正常行駛的大貨車發生碰撞,致小轎車嚴重受損、大貨車側翻。小轎車司機現場死亡,車內無其他乘客;大貨車內兩人受傷,無生命危險。 在海外X平台上,看到視頻的網民紛紛斥責比亞迪車質量低下:「byd塑料做的嗎?碎成這樣?」、「就像拼裝的積木車一樣的粉碎」、「這只能說明比亞迪的車身剛性結構太差了,跟紙糊一樣,中國機構檢測的碰撞評級絕對不可靠」、「雖然說速度是快了點,但不至於碎成這樣啊」、「比亞迪這種爛車,結構就像回收塑料做的,沒有任何防撞性能,撞得粉碎!這種爛貨竟然有那麼多人買!這該倒閉的罪惡血汗工廠!」。 還有人質疑可能又是國產駕駛系統失控肇禍:「看視頻,一個正常的駕駛者,不會在接近路口處開目測時速達到200公里的速度,即使正常路面也不會開這麼快的速度,很可能這輛比亞迪電動汽車出現失控,人無法控制汽車,導致如此的慘烈!中國品牌電動汽車摸不得!不能買,必須遠離!太恐怖了!」、「太慘了,避開了等紅綠燈的車,卻撞向了路口行駛的車輛,估計也沒什麼真相說明了。」 有大陸自媒體證實出事的是比亞迪元,並引述消息稱,事發原因是女司機穿的高跟鞋「卡住油門」。但部分網民不認可「高跟鞋卡油門」的説法,質疑是否替比亞迪「洗地」。目前相關報導已被屏蔽,原因不明。 近日,比亞迪強逼供應商降價、比亞迪巴西工地虐待中國工人的消息接連引發關注。網民批評,比亞迪壓榨供應商和工人,大打「價格戰」,目的就是「捲死競爭對手」。 有X網民痛斥:「網上大把控訴比亞迪血汗工廠的前員工爆料 ,迪子現在的狀況是生產線上打膠噴漆的機器人都幹冒煙了,臨時工一個工位十幾個小時夜班要連上一個月,也才六七千把塊,外包黑中介一刻不停的在玩命招工,因為每天都有提桶跑路的。這種血汗工廠對韭菜有多狠 ,未來的車主就有多倒楣。」 (記者潘璒綜合報導/責任編輯:徐耕文) 本文網址:...
1 min read
近年來,中國大陸汽車品牌比亞迪(BYD)積極開拓海外市場,並推出更多新產品,於2024年取得銷售佳績。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比亞迪全年銷售量達到427萬輛,較前一年增長41.3%。其中,電動車銷售量更達到1,764,992輛,較前一年增長12%。報導指出,比亞迪在去年12月創下新銷售紀錄,達到509,440輛。預期在2024年,比亞迪將超越傳統汽車大廠Ford和Honda,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大部分銷售來自中國市場,但比亞迪在海外市場也有約50萬輛銷售。除了汽車製造,比亞迪也是電池製造商之一,去年安裝了194.7 GWh容量的電池。比亞迪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當地電動車政策支持,並推出受歡迎的車款和多個子品牌以滿足市場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大陸車廠比亞迪近年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和研發新產品,成功地在2024年創下銷售佳績。根據統計,比亞迪全年銷售突破427萬輛,比去年增長41.3%。其中電動車銷量更達1764992輛,增長12%。比亞迪在2024年12月更創下新紀錄,銷量達到509440輛,預計將超過福特和本田成為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大部分銷量來自中國,但海外市場也有50萬輛。受當地政府補貼電動車計劃影響,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迅速成長,並推出多款受歡迎車款,經營多個子品牌以滿足市場需求。比亞迪不僅造車,也是電池製造商之一,去年安裝了194.7 GWh電池容量。像Toyota、蔚來和Tesla等車廠都是其客戶。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大陸15家電動車(新能源車,以下同)企業昨日公布了他們的「2024年度銷售報告」。比亞迪、吉利、理想、零跑、小米等五家企業成功達成了他們的銷售目標。其中,比亞迪、零跑和小米提前達成了目標,全年銷售分別為427萬輛、29萬輛和13.5萬輛以上,達成率分別為119%、118%和104%。比亞迪更是超出2024年銷售目標67萬輛。吉利和理想則是勉強達到目標,分別交付了超過217萬輛和超過50萬輛車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電動車龍頭企業比亞迪於1月1日宣布,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427.21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為425.04萬輛,年增幅達41.07%。比亞迪設定了2024年全年銷售目標為360萬輛,實際銷量超出預期。這個成績表現讓比亞迪躋身電動車行業的領先地位,也證實了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方面的成功策略。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推動電動車的普及和發展,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未來,比亞迪將繼續努力開發更多高品質的新能源汽車,滿足消費者對環保和節能的需求,同時推動整個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BYD)不僅是全球最大的電動車製造商之一,還是一家多元化的全球企業。除了製造電動車外,比亞迪還有「5個副業」,包括電子設備、電池、太陽能面板和大眾交通工具等。比亞迪的電池技術在全球電動車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成功進軍能源儲存市場。此外,比亞迪的商用車業務在國際市場上蓬勃發展,包括生產公共汽車和商用車輛。另外,比亞迪還推出了單軌電車”Skyrail”,在大眾運輸市場上有著明顯的優勢。蘋果也與比亞迪進行深度合作,比亞迪電子負責超過30%的蘋果iPad組裝,成為蘋果iPhone供應鏈的一部分。蘋果首席執行長提姆·庫克在中國訪問中高度讚揚了與比亞迪的合作。比亞迪的多元化業務範圍展示了其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4年香港私家車市場出現了重大變革,共有15個本地新品牌加入競爭。同時,電動車「一換一」政策在4月1日進行修改,讓所有稅前價約27萬元的車款可享免稅優惠,而稅前價超過50萬元的電動車則不再獲得任何減稅優惠。這項政策推動了入門級本地車的銷售增長,反之,歐洲名牌高價電動車的銷量則受到了壓力。回顧2024年1月至11月的本地十大私家車交易榜,已經有4個本地車品牌入榜,其中比亞迪BYD更成功地獲得了第二名的位置。相信2025年將繼續見證本地車市的蓬勃發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Rti央廣新聞] 中國汽車業雖然陷入虧損,但在激烈競爭和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價格戰卻不斷升級。比亞迪率先宣布提前降價近1成,分析師預測,隨著中國政府補貼計劃在今年底到期,價格戰將更加激烈,對小型電動車廠的財務壓力將更加嚴重,可能導致生存危機。《南華早報》援引上海索雷顧問公司的報導,指出中國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車廠爭相降價以吸引消費者。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小型電動車廠家必須謹慎應對,避免陷入價格戰的泥潭中。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BYD)以其高性價比和技術創新在全球市場嶄露頭角。為了擴大南美市場佔有率並降低生產成本,比亞迪決定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他們計劃於2025年初開始投產,預計年產能將達到…。這個舉措將有助於比亞迪更好地服務當地客戶,同時也有助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透過在巴西建立生產基地,比亞迪將能夠更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提高產品交付效率,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比亞迪一直致力於推動環保交通和可持續發展,這一步將有助於實現他們的願景和使命。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亚迪在海外最大的工厂引发了巴西劳动部门的争议,根据路透社和CNN的报道。这些争议变得越来越严重。該工厂被指控存在劳工违规行为,包括强迫工作和不合理工时。巴西劳动部门已经对比亚迪进行了调查,并扬言将对公司进行严厉处罚。比亚迪公司则表示他们将积极配合调查,并承诺改善其员工待遇和工作环境。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也引发了对跨国公司在海外运营的监管问题的关注。比亚迪作为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需要认真对待这一事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以维护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