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1 min read
大通Maxus G50 Plus這款七人座MPV原本計劃由裕隆汽車負責國產化的進程。中華汽車要組裝和銷售MG HS 1.5T 2.0T PHEV、MG ZS 1.5、MG4電動車,同時還要引進其他新車型,也需要關注Mitsubishi XForce等本土化休旅車的進度,並需要與大通汽車合作和溝通。這樣的情況下,裕隆汽車早早就計劃接手這項任務,以減輕中華汽車的負擔。因此,這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需要多方協調合作。裕隆汽車將承擔起這項挑戰,並帶領大通Maxus G50 Plus進入國產化的新階段。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1 min read
入門級國產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龍頭比亞迪(BYD)早前引進了全新Atto 2,並部署8月上旬正式推出。這款緊湊型純電動前驅SUV配備了51.13kWh刀片電池和多項專屬科技,馬力為130kW(約177ps),NEDC續航力達到410km。車價暫未公布,但據消息人士透露,預計售價約為HK$180,000,預計第四季交付。這款主打年輕人和家庭客群的Atto 2在外型上展現了年輕活力,擁有四種車身顏色可供選擇。內裝方面,車廂設計時尚現代,配置豐富,滿足了用家的需求。在行車方面,Atto 2搭載了51.13kWh刀片電池,馬力強勁,行車表現淋漓暢快,並配備了多種駕駛模式和L2級輔助駕駛系統。整體而言,這款輕型SUV兼具操控靈活、實用性和舒適度,非常適合家庭使用。如果您對BYD Atto 2有興趣,可以致電2663 0033查詢更多詳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MG G50 Plus是一款由中國車廠生產的MPV車型,最新消息指出,該車型即將進行國產化生產,並且將以強勢的姿態席捲市場。這項消息讓眾多車迷感到興奮,因為MG G50 Plus的性能表現一直備受好評,如果能夠進行國產化生產,將更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據悉,MG G50 Plus在外觀、內裝和配置方面都有著出色的表現,不僅擁有時尚的外觀設計,還配備了豐富的科技設備和舒適的乘坐空間。相信一旦進行國產化生產,MG G50 Plus將成為MPV市場的一匹黑馬,引領風潮,傳言將成真!期待MG G50 Plus的國產化強勢來襲,為MPV市場帶來一場風暴!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1 min read
全球龍頭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比亞迪(BYD)正式成為全球首家達到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里程碑的汽車製造商。這輛具有歷史意義的汽車:仰望U7(YANGWANG U7)於7月21日下線,不僅象徵著比亞迪的一項非凡成就,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比亞迪承諾將其跨多個品牌的整個車型戰略轉向純電動動力總成(新能源汽車包含純電動或採用DM-i技術的超級混合動力汽車),這繼續引起全球越來越多的尋求綠色技術的消費者的共鳴。因此,BYD從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步伐大約耗時8個月的時間。但在此之前,比亞迪其實花了13年時間才製造出第一百萬輛新能源汽車。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共銷售2,145,954輛,進一步鞏固了其全球銷量第一新能源汽車品牌的地位。其中,乘用車和皮卡在海外市場銷售470,086輛,同比增長128.5%,表明比亞迪的國際足跡不斷擴大。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中華(2204)汽車計劃引進國產7人座MPV G50 Plus車系,已經通過車輛檢驗合格證,預計將在8月底正式推出MG品牌上市,首批車型將主打1.5升汽油渦輪引擎。G50 Plus車系是中華汽車重要的新車款,具有7人座的設計,將滿足消費者對於大型座椅需求。此車款的採用國產化生產,不僅提升了本土汽車產業的發展,也符合國內對於節能減碳的需求。中華汽車此次推出的G50 Plus車系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選擇,預計將在市場上掀起一波熱潮。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是一個多年來在電動車界打滾的知名品牌,近年來在足球界也有一定的名氣。去年,比亞迪成為歐洲國家盃和美洲國家盃拉美區的官方合作夥伴,今年更正式成為意甲國際米蘭的汽車合作夥伴,並建立為期3年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比亞迪與國際米蘭簽約後,將提供約70輛新能源汽車,並推出特別版Sealion 7,融合藍黑軍團元素,限量版電動車也將公開發售。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表示對此次合作感到高興,希望能與國際米蘭一同探索更多可能性。國際米蘭CRO Giorgio Ricci對此次合作感到欣喜,將為雙方帶來國際化活動與內容新機遇,吸引更多球迷與消費者的關注。想了解更多產品開箱影片,請點擊此處使用App。【熱門報道】【精選消息】資料來源:IT之家。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作為中國和美國各自新能源車企的領頭羊,比亞迪和特斯拉經常被外界拿來比較。從銷量上來說,兩者其實勝負已分,特斯拉被比亞迪壓得死死的。比亞迪已連續三個季度奪全球新能源純電銷冠,力壓特斯拉比亞迪上半年累計銷量近214.6萬輛,繼續領跑全球汽車市場,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上半年銷量超200萬的中國車企。其中,比亞迪純電車型銷量約佔上半年總銷量的一半,超102萬台。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計銷量超72萬台。因此,僅在純電車型的對壘上,比亞迪在全球範圍內已超越特斯拉30萬台,是其銷量的1.4倍。上半年比亞迪純電銷量同比增長41%,特斯拉同比下降13%,曾經領跑全球電動車市場的特斯拉,已然交出了電動車銷冠的王座。海外銷量突飛猛進,比亞迪上半年在全球多市場銷量超越特斯拉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突破47萬輛,已經超過了比亞迪去年全年的海外銷量總和,同比增長超130% 。在兩家對戰最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今年上半年比亞迪的銷量是特斯拉的5.4倍;在中國香港地區,比亞迪海獅07(BYD SEALION7)是Model Y銷量的2倍多,成為香港市民最愛買的車型。隨著全球化業務的快速推進,比亞迪在海外多個市場領跑,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一系列特斯拉深耕多年的市場,比亞迪均實現了趕超。比亞迪今天的成績,不僅是實現了自身的成功,更是中國汽車工業整體崛起的縮影。其品牌全球化處理程序的快速推進,也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正以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引領作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雷軍在微博上自豪地宣布小米SU7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領先特斯拉的消息還沒過氣,但二手車市場的現實卻給了所有人一記耳光。曾經被黃牛加價6萬瘋搶的SU7 Ultra,如今二手收購價直接腰斬至46萬元,較原價52.99萬元暴跌12%。首批車主提車不到一個月就虧掉12萬,可以說是很慘了。 YU 7在南寧的二手車市場也遭遇了困境,一台僅行駛3700公里的SU7標準版標價21.98萬元,幾乎貼著21.59萬元的新車指導價成交。SU7 Ultra的狀況更為慘烈,一位選配了碳纖維風道蓋的車主,新車價58.39萬元,掛牌即虧超12萬。 這種現象的根源其實是小米的產品策略失誤,SU7 Ultra因軟體限速導致高速動力表現被腰斬。YU7 Max版本配置更豐富,能現提,因此在二手市場熱賣。SU7 Ultra暴跌,YU7則繼承了保值率的皇冠。对消費者來說,買車不能只看品牌和宣傳,更要專注在實際使用體驗和市場回饋。而對於小米,如何在銷售與信任之間找到平衡,將是其能否在汽車賽道長久立足的關鍵。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運輸署最近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新車登記數據,顯示全港電動私家車的登記量達到18,356輛,比亞迪已超越Tesla,成為上半年電動車銷量冠軍,打破了Tesla的地位。 根據運輸署公布的數據,全港電動私家車的登記量達18,356輛,新登記電動車占全部私家車的68.6%。在各電動車品牌中,銷量最高的並非Tesla,而是比亞迪BYD,其登記量為4,902輛(26.7%),比Tesla多出1,013輛。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Sealion 7在上半年的累計新登記量為3,676輛,是全港同期銷量最高的車款。 想了解更多產品開箱影片,立即點擊此處使用App觀看。此外,如果想瀏覽更多精彩新聞,可點擊文章中提供的連結。来源:hket。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