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內地媒體報導指出,有網友分享小米集團旗下電動車小米SU7 Pro的交車時間,表示需等待長達11個月,預計下訂後大約要到明年春節才能開到車。對此,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轉發該微博貼文並回應指出,小米汽車將盡其所能提升產能,確保全年30萬輛的交車目標順利達成。 小米汽車官方本月初宣布,小米SU7在2月份的交車量已超過2萬輛,累計交車量達到18萬輛。公司還表示全年交車目標為30萬輛,將持續努力達成。這項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顯示小米汽車在電動車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和市場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2025年3月14日,根據優分析產業數據中心報告指出,中國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特斯拉雖為全球龍頭,但在中國市場面臨BYD、小米、理想等本土品牌的挑戰。為提升市場競爭力,特斯拉計畫推出在上海工廠生產的低成本Model Y。 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也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場。然而,特斯拉在中國市占率逐年下降,從2023年的11.7%降至2024年的10.4%。儘管Model Y在2023、2024年暢銷,但隨著本土車企加速發展,特斯拉感受到壓力。小米推出的SU7轎車銷量超越Model 3,即將推出的YU7 SUV成為Model Y直接競爭對手。 為了提升市場競爭力,特斯拉計畫推出生產成本比現行Model Y低至少20%的內部代號「E41」低價版Model Y。此外,特斯拉還計畫擴展車型選擇,如推出六座版Model Y。特斯拉正調整策略,從價格戰轉向產品多樣化,以穩固市場地位。 中國市場是全球決勝戰場,特斯拉除了應對當地競爭,也因歐美市場需求降溫,中國市場重要性提升。然而,市場競爭不僅價格戰,技術創新與品牌影響力同樣重要。特斯拉需不斷優化成本結構,提升產品競爭力,以維持市場地位。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1 min read
美國電動汽車公司Tesla表示,隨著美國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特朗普政府對多種進口產品徵收關稅,該公司容易受到其他國家的潛在報復行動影響。這家電動車製造商本周在致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的一封公開信中說,任何加徵關稅的舉措都可能推高製造成本,並削弱其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Tesla在署名3月11日的信中表示,雖然他們支持確保公平貿易,但希望政府能夠避免對進口產品加徵關稅的行動。此舉可能會對公司的業務和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帶來負面影響。Tesla將繼續密切關注相關情況,並希望政府能夠妥善處理貿易問題,以確保公司的持續發展和競爭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瑞銀針對內地電動車行業競爭問題發表報告,將小米的評級下調至「中性」。報告指出,雖然小米計劃下季推出新車款YU7,但集團的電動車產能擴張或許不足,再加上補貼效應減弱以及內地汽車行業競爭激烈,可能對股價表現不利。然而,報告預計去年小米的電動車業務虧損不會超過10億人民幣。瑞銀估算,今年小米的電動車業務仍將錄得虧損,但虧損幅度將收窄至3.5億人民幣,並且明年有望實現盈利。因此,瑞銀決定將小米的評級從「買入」調降至「中性」。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最新消息指出,大通Maxus G50將推出全新的PHEV動力版本。這款車輛在中國發表,引起了車迷的矚目。這款車不僅能夠載人又省油,還能純電行駛,帶來更環保的駕駛體驗。大通Maxus G50一直以來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這次推出PHEV版本更是讓人期待。除了環保和省油的優勢外,這款車還擁有豐富的配備和舒適的駕駛體驗,相信將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希望這款新車能盡快登台,讓更多人體驗到它的魅力。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新浪科技報導,比亞迪今日宣布將於3月17日晚上7點在深圳總部舉辦比亞迪超級e平台技術發佈會。屆時將會介紹漢L等新產品。比亞迪是一家知名的新能源汽車製造商,這次的發佈會將展示他們最新的電動車技術。比亞迪一直致力於研發創新的電動車產品,希望能夠推動清潔能源汽車的發展。這次的活動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關於比亞迪最新科技的資訊,也讓人們更了解電動車的未來發展方向。敬請關注比亞迪超級e平台技術發佈會,一起見證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一位車主在網路上投訴,指出他周一(10日)駕駛小米電動車SU7時,發現車輛煞車似乎失靈,車上屏幕也顯示多條異常訊息。對於這個情況,小米的工作人員尚未回應。該車主擔心這可能是車輛的系統問題,希望小米能夠盡快解決這個安全隱患,以確保駕駛者的安全。這起事件也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人們對於電動車的安全性提出疑慮。希望小米能夠儘快釐清事情的原因,並提供解決方案,讓用戶能夠放心地使用他們的產品。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