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1 min read
英之傑集團代理的上汽大通MAXUS同步力拓電動商用車市場,不僅提供純電動私家車。在今年的香港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上,MAXUS帶來了兩款全新型號,分別是eDELIVER 75電動輕型貨車和首試的eTERRON 9電動四驅高性能Pick Up農夫車,售價從$388,000起。eTERRON 9具有豪邁時尚硬朗的外觀,標配行李架和低風阻輪圈,擁有多種駕駛模式和豐富的設備。車廂空間寬敞舒適,配備多項高級配置,如電子望後鏡、恆溫冷氣、多媒體系統、多元化儲物格等。搭載102.2kWh電池和雙馬達四驅系統,具有436ps馬力和700Nm扭力,0-100km/h加速5.8秒,最高速度190km/h,行駛續航力為430km。MAXUS eTERRON 9 Premium版更配備原廠皮座椅、電動電暖前座、全景式天窗、JBL音響和電子氣壓懸掛等專屬配置,售價為HK$408,000。詢問電話:2821 7384。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小米造車不到兩年時間就在中國車市掀起風潮。經過本土市場成功後,小米正式宣布計畫於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推出SU7電動轎跑與YU7電動SUV等車型,將成為首批輸出海外的戰略車款,與特斯拉和比亞迪(BYD)直接競爭。 小米汽車從2024年開始量產SU7,不到兩年就取得亮眼成績。僅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就交付了81,302輛新車,上半年更達到15.7萬輛。隨著YU7 SUV產能提升,交付量有望進一步增加,但也出現部分車主需要等待超過一年才能交車的情況。 儘管交付數字亮眼,小米汽車在最新財報中仍有約3億元的虧損。不過,小米創辦人雷軍表示汽車部門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轉虧為盈,顯示這場「科技巨頭跨界造車」的賭注正在進入收割期。 小米已開始在歐洲建立研發中心,吸引了來自BMW和F1車隊的專業人才加入。目前尚未確定首批進入歐洲市場的車型,但預計SU7和YU7將成為主力,同時小米還在開發更大的YU9 SUV,搭載EREV增程式電動架構,擴大產品線。即使短期內未必進入台灣市場,但小米的跨界造車模式仍引起台灣車迷和市場的關注。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電池最近與京東汽車再度合作,在京東自營旗艦店推出比亞迪輕型車電池。這種電池可以在電動二輪車和三輪電動車使用,並採用了比亞迪的專利電池技術,為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 比亞迪京東自營旗艦店目前有8款輕型車電池產品,涵蓋48V24Ah到76V96Ah標準規格,價格從1,298人民幣到6,998人民幣不等。比亞迪表示,電池採用靈渠防水專利技術,讓電池在水下可正常使用,無懼暴雨、水浸、落水情況。 比亞迪表示,將其在電池方面30多年技術積累應用到電動二輪、三輪車領域。在電池結構上,採用首創蜂窩電池結構,輕量化同時滿足超高結構強度。電池通過424項極端工況測試,可保障極端環境下使用安全。 用戶還可通過智能小程式隨時掌握電池狀態。京東用戶可享受比亞迪電池提供長達5年品質保證承諾和一對一專屬全天候售後服務。 京東汽車電動車能源負責人張麗婷表示,憑藉比亞迪電池科技基因、更高品質標準和京東億級精準流量推送及強大物流、售後體系,今次推出新產品將可以重新定義兩三輪能源網上購物體驗。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美國電動車巨頭Tesla於8月19日在中國市場推出了6座多功能運動車Model YL,售價為33.9萬人民幣。這款車型是為了滿足中國多孩家庭市場需求而推出的衍生版本,預計9月開始交車。 Model YL採用3排座椅設計,車身尺寸比標準版Model Y更大,軸距達3040mm。車輛配備全輪驅動系統,0-100km/h加速僅需4.5秒,最高時速201km/h,在中國CLTC模式下續航里程可達751公里。車重達2088kg,最大儲物空間達2539升。 隨著中國產子限制逐步放寬,多孩家庭數量持續增加,6座車型需求上升。Model YL的中排和後排設有通道設計,方便乘客進出,中排座椅還配備電動扶手功能。 Tesla希望通過推出Model YL填補產品線空缺,在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中維持競爭優勢。若引入香港市場,預計售價將在類似水平或略有調整,有望吸引需要更大空間的香港家庭用戶。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Custin請接招,MG 8/20即將推出七人座G50 Plus。這款新車將是MG品牌的一大亮點,擁有寬敞的七人座座艙,為乘客提供更舒適的乘坐體驗。G50 Plus配備了先進的科技和豪華配置,讓駕駛者能夠盡情享受駕駛樂趣。車輛外觀時尚大氣,充滿動感設計,展現出MG品牌獨特的風格與魅力。此外,G50 Plus還搭載了強勁的動力系統,帶來出色的性能表現,無論是城市駕駛還是長途旅行都能輕鬆應對。MG 8/20發布的G50 Plus將是市場上的一大亮點,相信會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追捧。期待更多關於這款令人期待的新車的消息,讓我們一同期待MG 8/20的盛大發布!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正積極進軍汽車領域,並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據報導,小米計畫於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與特斯拉和比亞迪等市佔領先廠商競爭。小米旗下的電動車型SU7和YU7已經上市並廣受好評,2025年第二季共交付81,302輛車,展現出驚人的成長。為了順利進軍歐洲市場,小米已成立歐洲研發中心,並聘請國際技術人才。小米將推出新款YU9休旅車,採用增程式油電混合動力架構,符合歐洲市場需求。小米擅長以技術與成本優勢打造中高階車型,可能在歐洲市場吸引大量消費者。小米在歐洲已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未來若實現軟硬體整合與智慧座艙創新,或將挑戰特斯拉的市場地位。隨著小米即將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歐洲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小米成為新挑戰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近年積極涉足汽車領域,並在中國市場迅速建立起強大聲勢。據最新消息,小米計畫於2027年正式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將與目前市佔領先的特斯拉和比亞迪展開競爭。這不僅顯示了小米在汽車產業的野心,也可能對歐洲電動車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小米車系不斷擴大,其以高性價比獲得市場的策略,有可能成為特斯拉在歐洲的重要競爭對手。小米進入歐洲市場,對特斯拉可能構成嚴重威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Model Y L的最大亮點在於全新的3,040mm軸距設計,使車長達到4,976mm,比標準Model Y增加了乘坐和載物空間,最大的儲物空間達到2,539升。第二排配備獨立雙滑軌Captain Chair椅型,可以電動前後移動,並且可以大角度傾仰,提供像豪華MPV一樣的尊榮舒適感。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面臨盈利困境。小鵬汽車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淨虧損11.4億元,自成立以來累計虧損已突破427億元;小米汽車二季度經營虧損3億元,自2021年宣布造車以來累計投入已超300億元。這反映出電動汽車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承受的巨大財務壓力。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龐大,但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和成本壓力。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提高產品品質和服務水平,才能在市場中立足並取得競爭優勢。同時,政府應該加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支持力度,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雙方的努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能夠克服困難,實現長遠的發展目標。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MG G50 Plus 的誕生可謂「好事多磨」,原先應該在去年下半年問世的它,因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自製率政策的問題不僅延後將近一年,同時車標也直接改用更多人熟悉的 MG 來販售。除了上汽集團對 MG 品牌全球化策略以外,對於中華汽車來說也比較方便進行認證、行銷等相關工作,也不用再花時間去溝通 MAXUS 這個品牌。 當然「遲到總比不到好」,百萬內七人座市場在 Luxgen M7、Sienta 退場之後,要馬只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