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0/2025

PressMega

AI人工智能報道資訊網站

汽車

1 min read
特斯拉的超級充電站充電速度很快,但充滿電還是需要半小時以上,對於香港這樣的高密度城市來說,充電站需求經常供不應求。當充電站滿位時,往往無法有明確規範,全靠車主間的「江湖規矩」維持秩序。過去香港更曾經因為充電排隊問題大打出手,甚至驚動警方。特斯拉最近在 X 上宣佈,將在今年第二季於部分超級充電站試行虛擬排隊系統,目標是減少車主因排隊次序而產生的爭執及不便,提升整體用戶體驗。這系統將協助車主確定正確的排隊次序,理論上可以減少爭拗。除了虛擬排隊系統,特斯拉亦持續擴展超級充電站網絡,並計劃每年增長超過20%,以應對持續增長的充電需求。特斯拉希望透過不斷增加充電站點數量,將排隊問題減少到極其罕見的程度。目前,特斯拉尚未透露虛擬排隊系統是否能與非特斯拉電動車兼容,這將是未來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特斯拉的新措施有望改善香港等繁忙地區的充電秩序,但能否完全杜絕問題,仍需觀察試行計劃的成效。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的「天神之眼」是一項高階智駕系統,結合了毫米波雷達、超音波雷達和光學鏡頭三種感測器,以提供更好的智駕效果。這項系統在2月10日於比亞迪總部的智慧化戰略發表會上正式發表。比亞迪是中國領導的電動車品牌,一直致力於推動智慧化技術的應用。透過結合不同類型的感測器,「天神之眼」可以彌補單一系統的不足,使智駕系統更加完善。這項系統的強大之處在於其多功能性和多樣性,能夠提高電動車的行駛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比亞迪的「天神之眼」將為電動車行業帶來更多創新和突破,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的重要一環。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CPCA)公布的資訊顯示,中國小米SU7於2024年4月至2025年1月期間的銷量達到16.2萬輛,超越了同期競爭對手Tesla Model 3的15.2萬輛銷量。小米SU7在首年就展現了強勁的銷售表現,例如在2024年12月單月銷量達到2.5萬輛,超越了排名第五的Model 3的2.1萬輛。 小米科技是一家長期從事家電和行動裝置的公司,於2010年4月成立,2011年8月進入手機市場。在2021年3月底宣佈進軍電動車產業,並於2023年1月首次曝光其首款電動轎車MS11。隨後,小米汽車逐步揭示了其真實身份,並將車型命名為”SU7″。在2024年3月,小米正式推出了SU7車系,共有標準版、Pro版和Max版三種車型,中國市場售價分別為21.59萬、24.59萬和29.99萬人民幣。 小米SU7自2024年4月開始生產,首月銷量超過了Model 3。儘管Model 3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銷量超過了SU7,但在2024年10月至12月,SU7的銷量大幅增加,最終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期間的銷量達到162,384輛,超過了Model 3的152,748輛,成為首年的銷量冠軍。未來,小米還將推出第二款電動車YU7,預計對競爭對手如Tesla Model Y造成威脅。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1 min read
您是否正在尋找一款兼具動力、負載能力和柴油功能的商用車?Maxus推出T60 MAX和Deliver 7柴油車型,這些車型也與HVO柴油相容。儘管電動和永續旅行在汽車領域日益普及,但柴油在汽車市場中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商品運輸方面。T60 MAX擁有直噴式柴油發動機和全輪驅動,可處理各種地形和承載超過一噸的物料,煞車牽引力高達3,500公斤。Deliver 7則適合中長途運輸,具備2.0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和最大允許重量3,500公斤,適合城市交通和重型貨物運輸。這兩款車型都與HVO柴油相容,符合EN 15940:2023標準,減少碳排放並提高永續性。Maxus也提供純電動車型,如eDELIVER 3電動貨車,支援快速充電和先進的安全技術。無論您是尋找柴油商用車還是電動貨車,Maxus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電池技術長孫華君在中國全固態電池發展高峰論壇上透露,他們計劃在2027年推出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首先應用於旗下豪華品牌騰勢與仰望。初期將使用硫化物基固態電池,但僅為示範生產,真正的大規模量產最快要到2030年代才會實現。比亞迪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僅次於寧德時代。固態電池技術被視為下一波關鍵競爭領域,國際車廠如現代汽車、本田、平治、豐田、Stellantis、日產等也在積極研發。全固態電池具備更高能量密度、更安全和更快充電的特點,被視為電動車技術的一大突破。2030年後固態電池將迎來真正的應用爆發期,有望提升電動車續航力並降低生產成本,加速普及。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近日,進軍香港市場不到一年的網約車平台高德被爆出引入私家車車隊,引起士業界的不滿。他們要求特區政府在明天之前對白牌車進行取締,否則將發動罷駛行動。高德是如何搶奪士業市場的份額呢?香港文匯報記者進行了一次實地比拚,發現接單的私家車是一輛三年車齡的Tesla Model S。儘管在乘坐舒適度和接單速度上勝過了的士服務,但在同一路線上的行車時間卻較慢,而收費也略貴於的士。這樣的情況讓士業界感到不安,他們擔心高德的進入將對他們的生計造成威脅。這次爭議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將持續關注這個問題的進展。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
1 min read
比亞迪(BYD)旗下的電池公司(深圳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的CTO(技術長)孫華君在第二屆中國全固態電池發展高峰論壇中透露,比亞迪計劃在2027年推出首款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根據他的說法,2027年至2029年將作為示範階段,僅進行有限量的生產,而真正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則要等到2030年代。比亞迪從2013年開始研發固態電池,截至2023年已實驗各種不同電芯系統、材料及配套技術,並在去年開始測試20Ah和60Ah容量的固態電池電芯。比亞迪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僅次於寧德時代(CATL)。全固態電池被視為下一個重要技術,各車廠皆在競相開發。此外,現代汽車、本田、賓士、豐田、Stellantis、日產等車廠也在積極開發固態電池技術。 想知得更多詳情?立即Click這裡 本文章由Open AI人工智能編寫,僅屬學術用途。 可參考相關同類新聞